|
5月11日,國家統計局發布國民經濟主要指標數據顯示,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8%,增速比3月份小幅回落0.3個百分點;1-4月份累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9.1%,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5個百分點。 |
中評社香港5月12日電/美國《僑報》5月12日載文《頂部背離?中國經濟面臨重大轉型壓力》,文章說,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再不抓住當前的有利時勢布開陣腳,則全球經濟形勢和新的產業分工一旦明朗,中國會再失自我調整航向的戰機。摘要如下:
中國國家統計局11日上午公布4月份經濟數據,規模以上工業品增加值增長17%,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升至2.8%,工業品出廠價格(PPI)同比回升至6.8%,1月至4月份,城鎮固定資產投資46743億元,同比增長26.1%……總體上說,中國經濟仍舊呈現出強勁復甦的勢頭,但也正式宣告中國進入了負利率時代。就在昨天,中國央行今年第三次上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已達到17%高位),被中外金融學者認為“設若通賬加劇,僅剩加息一途”。
在近來希臘債務危機、歐美股市暴跌、中國整肅樓市的大背景下,這組數據看上去不錯,但若觀察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粗放式經濟增長方式在去年成功“保八”的重演,某種令人驚心動魄的趨勢似乎也已露頭——中國經濟是否出現了頂部背離?
頂部背離,是來自證券分析技術領域的一個術語,意為價格指數仍在不斷上升時,多項統計分析工具卻已描出不斷下跌的圖形:當發生技術數據上的背離時,則價格面臨著高位暴跌。這一術語也是今年以來許多中外經濟學者頻繁使用的一個詞——中國經濟增長率全球稱冠,上市公司業績亦執四海牛耳,而滬深股市卻屢創今年以來世界股市跌幅之最,似乎完全失去經濟晴雨表的功能,儼然成為一個經濟大勢的反向指標。
另一種理論也會得出相同結論,即股市作為對未來的預期而不是過去的業績而存在時,這意味著中國投資群體已嚴重看淡後市,正在提前釋放風險壓力。倫敦《金融時報》統計出今年全球最糟糕的五個股市,依次為希臘、斯洛伐克、塞浦路斯、西班牙等債台高築的國家,但增長強勁的中國竟然也名列第五,令人匪夷所思,可謂另一種背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