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代表團今抵美出席第15次中美人權對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13 16:19:45  


  中評社北京5月13日電/第15次中美人權對話即將在北京時間明天和後天在美國華盛頓舉行,中國外交部國際司司長陳旭今天(13日)率團抵達華盛頓出席這次對話,美方代表團由美助理國務卿波斯納率領。

  中廣網報道,這也是美國總統奧巴馬上台後舉行的第一次中美人權對話。早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表示,雙方將就人權領域進展、多邊人權合作以及共同關心的人權問題交換意見。

  主持人:從1990年開始的中美人權對話斷斷續續走到今天,詳細介紹一下有關中美人權對話的情況。

  記者:說到中美在人權問題上的對話和交鋒還要追溯到1990年,美國和一些歐洲國家開始在聯合國人權委員會上提出遣責中國人權狀況的議案,但是遭到多數國家的反對,沒有成功。從此以後,美國政府曾經11次在聯合國人權委員會上提出議案攻擊中國的人權狀況,每次都沒有成功。1998年時,歐洲國家決定不再支持美國。而美國代表團直到2005年才正式宣布不再重複這種做法。

  美國政府除了在聯合國的這種譴責以外,每年他們還會通過國別人權報告,通過這個報告裡的內容對中國的人權狀況,比如言論自由、宗教自由、網絡自由等等問題進行評論,這些都對中美關係造成了很大的影響。而作為回應,中國開始公布美國的人權記錄作為對美國在人權問題上雙重標準做法的批評,裡面提到了美國的種族歧視、槍支管理、網絡監管等等問題。

  美國在對中國施壓的同時,我們看到,美國也與中國就人權問題進行了對話.,從1990年到2002年一共進行了13次。上一次是2008年在北京舉行的第14次人權對話。值得關注的是新世紀以來兩國建設性的合作關係大大拓展了,美國在人權問題上的論調也有所改變。上次在北京舉行的第14次人權對話,美國負責人權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就肯定了中國在人權領域取得的進步,並且高度評價了中國政府在抗擊汶川地震災害中的表現。

  人權當然是個好東西,但是人權一旦與政治掛鈎,人權因其為人而享有的權利就會因很多政治上的製造影響或者被影響,在人權問題上一直有聲音要去政治化。從現在所涉及到的問題來看,去政治化的是非常難做到的,反而在雙邊關係上人權成為另外牽制的渠道,當對台軍售等問題出現的時候,人權對話的氣氛也就隨之緊張,所以在這樣一個現狀下我們只能期待中美人權對話能夠盡量在一個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平台下進行。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