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國家地震救援訓練基地探秘 先進裝備熟練掌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21 09:17:43  


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配備各種車輛19台,配有搜索儀器、營救設備、醫療器材等六類救援器材。圖為光學生命探測儀(俗稱“蛇眼”)。
 
  先進裝備熟練掌握

  兩輛通體藍色的地震救援車停放在一片空地上,車上裝載的280套各類設備的使用方法,是救援隊員需要學習的另一項重要科目。

  身穿救援服的中國國際救援隊隊員王建平向觀眾們介紹,救援車的改裝及其裝載的設備全部來自國外,都是國際上最先進的,包括聲波生命搜索儀、液壓動力站、氣瓶呼吸器、車載發電機、海事衛星等。每輛車能夠滿足一個60—70人的支隊在兩個作業面進行工作。

  儘管各種設備已經盡量設計到最輕最小,但每輛車上的設備也有幾十噸重。為了適應各種環境,每套設備都可單獨包裝攜帶。“如果震後路被堵,車開不進去,我們就需要背著這些設備步行進入。”王建平說。

  通過聯合國分級測評

  一座局部坍塌的三層樓門處,有兩個巨大的紅色噴漆標識,由一些英文字母和數字組成。

  “這是聯合國規定的國際救援通用標識,右邊這個標識可以傳達的信息包括:哪支救援隊什麼時間進入、出來,已救出幾位幸存者,找到了幾具屍體。左邊這個則表示四樓還有一位幸存者。”教官介紹說,這樣的標識全世界的專業救援隊都能夠看懂,在不能碰面的緊急情況下可以互相提示。

  “專業隊一次集訓一般需要一個月,志願者大多為一周。”教官胡傑告訴記者,通過實踐總結和向國外同行學習,如今基地已經有了一套科學系統的訓練教程,包括現場指揮、裝備操作、應急處置、專業知識等四大類。

  基地主要針對中國國際救援隊、省級救援隊專業救援隊伍、各級各地應急管理人員、社會志願者特別是骨幹志願者等人群開展培訓和訓練。最近,正有來自黑龍江、山東、廣東、內蒙古、大連等地的專業救援隊骨幹在這裡接受訓練。

  2008年7月正式投入使用的訓練基地硬件條件很好,為教學配備的4D災難體驗館和數字模擬仿真訓練館技術都非常先進。2009年11月14日,中國國際救援隊通過了聯合國重型救援隊分級測評,成為全球第十二支、亞洲第二支獲得國際重型救援隊資格的救援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