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央日報:解讀馬英九“任內不統不獨不武”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21 10:15:14  


馬英九的立場是留待下一代的兩岸人民來決定兩岸關係的解決方案,而在此之前,雙方共同追求和平發展。
  中評社台北5月21日電/馬英九在就職兩周年的記者會上,提到兩岸關係時重申,他的政策是“不統、不獨、不武”,在他的任內,無論是四年或八年,“絕不會進行任何有關統一的談判”。又說:“爭取一個足夠時間的歷史階段,讓同是炎黃子孫的人民,在中華民族智慧引導下,找出最有利的解決方案”。 

  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社評指出,馬英九的這段談話十分重要,無論對他任內的大陸政策,或是對長遠的兩岸關係,都具有深刻的、積極的意義。 

  對於追求台獨的人士,必會對馬英九的論述不滿,然而,馬是基於對“中華民國”“憲法”與台灣現行政治體制表達了應有的、必須的忠誠。因此,在國民黨的政綱中,反對台獨乃理所當然,而且經過民進黨的八年執政,更加證明馬的“不獨”是台海穩定、兩岸和平的基本保證。此一理念絕不能偏離,否則只會傷害台灣,甚至因大陸反制以致毀滅台灣。 

  對於追求統一的人士,尤其是大陸社會,可能不易理解為何馬要堅持任內“不統”,甚至對此不滿。其實,客觀理性地來分析,五年或十年內要針對未來兩岸的終極關係作出定論,並不符合台灣的政治現實。大陸堅持兩岸和平統一,是我們可以理解的,然而,台灣是個選舉政治的社會,在條件未成熟的情況下,明確宣佈兩岸的終極目標不僅不切實際,而且不利於執政者。相信大陸也不會希望主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國民黨,由於重新提出統一目標,以致在台灣失去執政地位。 

  至於“不武”,毫無疑問是兩岸人民與國際社會的共同期待。同宗同祖同文的海峽兩岸,若再以武相待,絕對是全民族的悲劇。尤其台灣既然“不獨”,大陸自可“不武”,形成良性循環。 

  因此,馬英九的立場是留待下一代的兩岸人民來決定兩岸關係的解決方案,而在此之前,雙方共同追求和平發展,加上大陸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所產生的自信,大陸社會完全沒有必要排斥馬英九說的任內“不統”。尤其馬對於兩岸人民同為炎黃子孫,同屬中華民族的堅持,給未來的兩岸關係開闢了更寬廣、更正面的發展空間。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