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打反衛星武器擦邊球 開啟“第六代戰爭”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21 15:36:42  


 
  國際上有效的外層空間立法困難重重存在隱憂

  早在1967年1月,為了和平利用太空,世界各國在聯合國簽訂了號稱“太空憲法”的《太空條約》(OST)。該條約是迄今為止外空法領域的第一個成文法,也是關於外層空間軍備控制的最重要的國際條約,它所確立的有關外空活動的原則對於防止和限制外層空間的核軍備競賽、指導各國和平探索和利用外空有一定的作用。條約規定:“所有簽約國家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在繞地球軌道上、天體外及外層空間放置或部署攜有核武器或任何其它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物體。”條約還規定:“每個向外層空間發射物體的國家應在國際上對其它簽約國在外層空間物體的損傷負責……如果某一締約方有足夠理由相信其計劃中的行為或實驗有可能對其它締約方的行為造成危害,則應在實施該行為或實驗前進行適當的國際協商。”

  聯合國大會已就外層空間的和平利用通過了多項決議,其中1982年8月的第36/192號決議最為典型。該決議規定:“太空應被用於和平目的,在太空中採取的行動應有益於全人類……發射人造衛星時應遵循裁軍協議的規定,人造衛星應被用來促進和平、穩定和國際合作……所有締約國家均應致力於達到阻止在外層空間發生一場軍備競賽的目標,並制止任何有悖於此目標的行動。”

  而實際上,由於對大量概念缺乏明確的定義及難以進行舉證,《太空條約》和聯合國相關決議的內容難以落實。比如外層空間的起止範圍未被界定、“近地軌道”沒有達成共識的定義、各國出於保密的考慮並不報導每顆衛星的作用或某顆衛星是否仍在運轉等等。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建立新的多邊太空體系的努力始終步履蹣跚。在日內瓦聯合國裁軍會議上,有關各方一直想啟動關於禁止太空武器的談判,但美國卻橫加阻止。2008年2月12日,中國和俄羅斯共同在聯合國裁軍會議上再次提交了“防止外空軍備競賽條約草案”,要求禁止任何國家在外太空部署任何武器。美國方面公開拒絕這一建議,並表示確保遵守這一條約將是“不可能的”。隨後美國於2008年2月20日使用“宙斯盾”反導系統的“標準-3”導彈摧毀了一顆失控衛星,使得太空軍事化愈演愈烈。

  毋庸置疑,所有向往和平的人們都希望太空永遠是一片能夠造福全人類的淨域。但是,目前外層空間軍事化已成現實,並正朝著武器化方向發展,新一輪外層空間軍備競賽也一觸即發。儘管現行國際空間法“和平探測與利用外層空間”的立法旨意在於外層空間的完全非軍事化,然而,面對外層空間軍事化趨勢的加劇,現行國際空間立法的局限性也日趨明顯。防止外層空間進一步軍事化、武器化及外層空間軍備競賽,不僅需要完備的法律制度,也需要有效的監督、核查和協調機制。儘管各國可能在禁止進行反衛星試驗方面達成一致意見,但為了確保本國衛星的安全,一個可能的後果是,在太空中地位舉足輕重的各國都會選擇執行相互確保摧毀的政策。因此,關注反衛星武器的發展,研究相應的對策,進一步完善國際空間立法,應當引起世界各國的足夠重視!(來源:中國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