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旺報:“蔡英文路線”到底是什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26 09:06:05  


蔡英文不能再光說“不是”和“反對”。
  中評社台北5月26日電/在高票連任黨主席後,蔡英文宣布參選新北市長。蔡英文參戰的意義,在民進黨的內部,是挾黨主席選舉超高票壓倒性勝利的姿態,確立蔡英文的領導權威和基本政治路線;在民進黨的外部,則是以五都選戰候選人黃金陣容,挑戰馬英九政府的執政權威和“國家”發展路線。 

  旺報今天社評說,蔡英文主席第一屆任期的兩年,我們看到激進獨派和深綠群眾對蔡英文的質疑不斷,我們也看到了蔡主席領導下的民進黨不斷批判國民黨政府的“傾中賣台”,我們更記得蔡英文在2008年4月18日宣布參選民進黨主席時,在她提出的十二項政見中提到:既要“重新定義台灣本土論述”,也要“建立新的中國論述”。蔡英文和她的核心支持者,一直不斷向社會釋放訊息:蔡英文不是基本教義派,也不是傾中賣台派。蔡英文宣戰後,親綠卻未必挺蔡的一些名嘴們也說:“蔡英文路線”確立了,民進黨就是要走“蔡英文路線”。 

  然而,蔡主席花大力氣擘畫的十年政綱尚未出爐,兩年前她許諾“建立新的中國論述”更只聞樓梯響。那麼,在“不是什麼”之外,“蔡英文路線”到底是什麼? 

  經過民進黨執政後期的統獨族群紛擾,經過馬英九執政兩年來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任何政黨想靠“族群”、“仇中”和“鎖國”來取得政權,已經難於登天。五都選戰是民進黨的“北伐大業”,能否超越基本盤,爭取中北部地區中間選民、經濟選民的支持,決定民進黨的勝敗。為了勝選,“蔡英文路線”得講清楚說明白。 

  另一方面,國民黨已把五都之戰定位成政權保衛戰、連任前哨戰和“國家”發展路線之爭,五都選戰勝敗自然影響重大。正因為如此,釐清“蔡英文路線”究竟為何,所關聯的就不只是蔡英文個人功業、或民進黨一黨勝敗,而是關係到人民福祉、台灣願景,蔡英文不能再光說“不是”和“反對”。 

  在李登輝時代,蔡英文是“兩國論”的核心幕僚,“兩國論”是不是能代表蔡英文的兩岸政治觀呢?兩年前,她曾說未來10到20年,亞洲情勢會展現完全不同面貌,蔡主席的統獨觀真有與時俱進嗎? 

  任職“國安會”時,蔡英文主持規劃“國家安全網”,在兩岸經貿上傾向“除弊”而非“興利”。2006年經續會時,她又推動兩岸經貿的鬆綁,引起獨派反彈。2008年參選黨主席的政見中,則提到“在不妨礙兩岸經貿交流下”,取得“守護台灣“主權”與“發展新中國論述”間的平衡,似乎把促進兩岸經貿交流當成重要前提。哪一個是蔡英文的信念呢? 

  至於ECFA議題,蔡英文的基調往往是提監督、透明和循序漸進等程序問題,去年民進黨的ECFA公投提案竟然是用公投來決定是否要“ECFA公投”。而在日前,她卻又表示民進黨若重新執政,將發動廢除ECFA的公投,對ECFA的態度轉趨強硬。蔡英文到底要不要ECFA呢? 

  過去媒體曾稱蔡英文是“謎樣的蔡英文”,指的是她的私人生活和感情世界。但10年來,作為政治檯面人物的蔡英文,她身上最大的謎團其實是“蔡英文路線”的真相。我們希望未來半年,這個謎團能夠獲得解答。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