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民進黨參與 兩岸問題難解
另外,許信良表示,阻礙民進黨與中國大陸直接對話的,其實只是政治圖騰,而不是實質立場。民進黨對中國大陸政策的主張,與中國大陸的對台政策立場,歧異性不像雙方以為的那麼大;中國大陸應用理性態度來處理跟民進黨對話的問題。
許信良並指出,沒有民進黨的參與和支持,兩岸的政治關係很難再進一步發展;如果大陸希望兩岸就“一個中國”形成共識,就不應該敵視或區別對待民進黨,而應與民進黨在政治上進行對話,尋求達成雙方都可以接受的共識。
問: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最近表示,民進黨“不排除在不預設政治前提的情況下,跟中國進行直接、實質的對話。”就你的觀察,這說法的涵意為何?與民進黨過去的兩岸關係主張是否不同?
答:這其實是民進黨的一貫立場,此一主張在許多民進黨中央的文件內提到過,陳水扁執政時也講過。雖然這是民進黨的一貫立場,但蔡英文此時重新、公開做此宣示,旨在表達善意,我認為中國大陸應加以重視。
兩岸政治對話,若沒有民進黨參與及支持,不可能再取得進一步的成果;大陸應重新評估“民進黨必須取消台獨黨綱、放棄分裂國家的立場,才願意對話”的前提。
到目前為止,兩岸的政治對話如國共論壇連胡會的5個願景,是有作用的,一是化解兩岸的緊張關係,二是國民黨執政後,讓5個願景變成具體政策。至於兩岸兩會達成的“三通直航”、“ECFA對談”,皆屬事務性的會談而非政治性的對話。
然而,即便兩岸現在有很多事情取得“事務性”的進展,如果要突破“政治性”的僵局,譬如兩岸達成簽署和平協議的“共識”或進一步“簽署”兩岸和平協議,就一定要“政府對政府”的談判,派代表去簽署一個協議。但在目前台灣的民主體制下,兩岸的政治談判如果沒有政黨同意是不可能的。
為什麼呢?第一,台灣已是一個民主體制,而民進黨作為一個反對黨,擁有40%台灣選民的支持,若要堅決反對一個議題並把它訴諸公投,一定可以做到。以ECFA與“國會”運作為例,台灣的體制一則要求ECFA需經“國會”的通過;再則國民黨雖是“國會”多數,但如果民進黨要堅決反對ECFA,可以將反對訴諸公投連署,而按照台灣目前公投法與相關規定,就必須要進行公投。
第二個理由,基於選舉與選票考量,或台灣內部政治和諧的考量,如果民進黨堅決反對,馬政府絕不可能在兩岸和平協議等政治性問題有所突破。所以不管中共怎麼講,都不會成為國民黨政府的政策,因為兩岸認同問題能夠操作的餘地很多,是可能讓馬政府垮台的。民調顯示,認同台灣的,即“有別於中國”或“不是中國一部分”的台灣人數愈來愈多,遠超過對中國的認同。在認同問題上,民進黨既有立場所獲得的支持遠超過40%,有更多數人的支持。
因此,如果民進黨堅決反對突破兩岸僵局的話,國共論壇與國共對話將變得沒有什麼意義,因為馬政府不敢越雷池一步再向前推進,兩岸政治僵局就變得無解。
換個角度來看,中國大陸如果想在兩岸問題取得突破,就非跟民進黨談不可,除非你不想要新的共識,只要前提。坦白講,如果中國大陸不堅持“一個中國的‘前提’”,兩岸間就沒有問題了。但到底是前提重要,還是新的共識更重要?是想要促成兩岸在“一個中國”上形成共識,還是你就繼續堅持前提呢?在我認為,促成共識是更重要的,所以你總歸是要與民進黨談。
那我們再來看蔡英文、民進黨這個主張是不是“理性”的。“不預設前提”也包含民進黨的態度,即民進黨並不要求中國大陸放棄“一中原則”,意指中國大陸還是可以堅持“一中原則”,但不要把它當成對話的一個前提。民進黨不要求中國大陸改變立場,也不要求中國大陸進入民進黨的立場,或接受民進黨的既定主張。既然這樣,民進黨還願意對話,就表示民進黨不但瞭解中國大陸的堅持,也認為兩岸有形成共識的可能。
也就是說,這隱含著民進黨的評估──在兩岸政治問題上,民進黨本身與中國大陸是有達成共識的可能。如果中國大陸是在意促成共識的話,民進黨的要求不是不合理的,民進黨的要求是理性的。
我們就現在雙方的立場來看,民進黨跟中國大陸若今天政治對話,有沒有“可能”達成共識?我認為現在存在著8成的可能性。
首先,中國大陸目前的對台政策,等於承認維持台灣現狀,事實上也接受台灣維持現狀。而對民進黨的理性務實派來講,最重要的是“維持現狀”;維持現狀是符合民進黨的既有立場。
一中原則新三段論隱含承認台灣的政治現狀,意即台灣的“維持現狀”是符合“一個中國”的原則。再就“對等”對話來說,中國大陸新三段論的“台灣大陸同屬一個中國”是公開立場,指“台灣”跟“大陸”是對等的“同屬一個中國”,這隱含著承認台灣的政治現狀,即“承認台灣現狀”作為“一個中國”的原則。
換言之,大陸正式立場是認為,“台灣現狀”就是一個中國,台灣的“維持現狀”也是符合“一個中國”的原則。所以嚴格講起來,就這一立場,民進黨與中國大陸兩邊已沒有太大歧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