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深圳經濟特區擴容 開啟新一輪外來投資商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04 11:16:56  


 
特區擴大將給深圳帶來新商機

  “深圳特區擴容透露出一個重要信息,那就是在特區成立三十周年的時候,國家依然希望經濟特區一如既往地發揮其獨特作用,”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旅遊與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宋丁說,“這種獨特作用包括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積極創新、主動發展,並與國際接軌。”

  此前,深圳經濟特區僅僅是深圳市的一部分,其他不“特”的地區被當地人稱為“關外”。隸屬經濟特區的羅湖、福田、鹽田和南山高樓林立、經濟發達,主幹道花團錦簇、綠樹成蔭,一派現代化都市氣象;反觀“關外”的寶安和龍崗,卻是道路擁擠,摩托車、自行車和小汽車時常搶道而行,多處可見高矮不一、形狀各異的自建房,猶如身處另外一座城市。

  2009年,深圳全市生產總值達8201.23億元,“關內”與“關外”生產總值比為“1.2:1”,考慮到“關內”面積不足關外的四分之一,這意味著“關外”每平方公里產值僅相當於“關內”的21%左右。深圳市長期流傳這樣一句話:“寧要‘關內’一張床,不要‘關外’一套房”。

  特區和“關外”的差異並不僅僅體現在城市外觀和經濟數據上。由於深圳特區的特區立法只能在特區內施行,而不能適用於經濟特區之外的寶安和龍崗,致使同一個城市的不同區域執法標準不一,給深圳的社會管理、公共服務和公民權益保障帶來一系列難題。

  “毫不客氣地說,關內外的區分致使深圳人不能共享改革開放的成果,‘關外’的醫療、教育、治安等公共服務和‘關內’相差很大,甚至連最低工資標準都不一樣”,深圳市委黨校副校長譚剛對記者說,“深圳特區擴容將有可能消除‘一市兩制’所帶來的負面效應,帶來一系列積極正面的影響,特別是給目前的‘關外’地區帶來新商機。”

  深圳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國世平說,在深圳經濟特區擴容進程中,當地政府將會對“關外”的區域整體改造、土地資源管理、城市更新規劃和產業布局投入大量資源,龍崗和寶安兩區的治安環境和投資環境將會得到明顯改善,結果必然大幅提升對外資的吸引力。

  深圳市發改委主任陳彪透露,2010年,龍崗和寶安兩區預計將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300億元,占深圳市全市比例達67.7%,“深圳市政府投資初步安排450億元給寶安和龍崗,占全部政府投資的72%。”

  “三五年內,寶安和龍崗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水平會迅速拉升,當然不同的地區速度會有區別”,宋丁分析說,如龍崗新城片區、光明新城中心區、坪山新城中心區等關外片區會率先在綜合配套環境上取得突破,成為關外最能吸引投資的地段。

  “毗鄰深圳的香港將很快受益於特區擴容進程”,譚剛認為,隨著特區外的政策、公共服務體系逐漸與特區內一體化,在‘關外’投資的外部生產環境、生活環境和運營環境將有極大改善,未來選擇在深投資的港商將有更多選擇空間。

  陳彪也表示,特區擴容對深化深港合作無疑是一個巨大的促進力量。“在產業生態環境、口岸銜接及城市功能互補方面,特區擴大將給深港合作帶來進一步的合作空間。”

  國世平樂觀地說,“除了香港之外,深圳特區擴容將給全世界的投資者帶來商機,只要‘關外’的城市功能得到改善、治安好轉、污染減輕,那麼各方面的投資力量都可能會來尋覓獲利的機會。”

  深圳特區內外的一體化進程還有可能拉近不同區域的房地產差價。宋丁說,“從中長期看,關外房價應會上漲,但在20年內,‘關外’的價格不可能和關內持平,過去由於‘一市兩制’造成的這部分房地產價格差距會逐漸消失,但是經濟和市場造成的差價不會被取消。‘關內’和‘關外’的房地產價格落差會逐漸收窄。”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