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京報:美國人爭吵網絡實名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07 00:11:47  


 
  也難怪《邁阿密先驅報》的專欄作家萊昂納德.皮茨說,匿名原則已經令一些論壇成為“粗野、偏執、刻薄和低級趣味的天堂。

  正是為了應對這類匿名評論帶來的傷害,未來幾個月,《華盛頓郵報》和《紐約時報》以及其他一些美國媒體開始考慮要求評論者先注册,提供一些個人信息之後再發表評論。一些網站和有名的博客幹脆關閉了論壇。

  “隨著互聯網的成熟,發表評論將不再是匿名的。”《赫芬頓郵報》的創始人之一瑪麗安娜.赫芬頓對網絡實名制的推行充滿信心。

  反對:以自由的名義

  然而,在美國如此注重言論自由的國家,推行網絡實名著實不易。

  其實,在3年前,率先提出網絡進入“Web2.0”時代概念的蒂姆.奧萊利和維基百科創始人吉米.威爾斯就曾分別推出7條“博客行為準則”,內容都不約而同地提到:禁止匿名評論。

  然而幾年過後,匿名評論並沒有消失,“行為準則”形同虛設。

  在美國人的觀念中,言論自由是憲法賦予的權利。美國各大新聞網站推行實名制的做法,引來美國網民的激烈反彈。有人認為實名制是言論自由的悲哀,一位自稱律師的網友留言說,無論網友們的評論多麼苛刻或具有攻擊性,這畢竟意味著網絡評論是“完全的開放、自由、民主的辯論”。他擔心,新聞網站的實名政策“將使網民的意見趨於一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