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容變毀容 港注射式美容投訴激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07 08:46:49  


金永強(中)表示,由於注射式美容療程具風險,建議消費者經註冊皮膚科或整形外科醫生進行療程。右為陳偉民。(文匯報)
  中評社香港6月7日電/醫學美容漸受市民歡迎,惟質素良莠不齊。香港消委會今年首4個月接獲48宗涉及醫學美容的投訴,情況更有上升之勢。整容外科及醫學美容醫學會表示,坊間的“醫學美容”由一般醫生操刀,而非專科醫生主理,容易令消費者變美不成,反引致皮膚下垂、頭痛或紅斑,甚至毀容。另外,近年流行的整容旅行團質素參差,部分團員返港後要花數萬元“執手尾”,有人在韓國接受消除眼袋及黑眼圈手術後,問題不單沒有改善,更出現大細眼、眼皮凹凸怪模樣,要重新整容。

  首4月消委接48宗美容投訴

  香港文匯報報道,消委會今年首4個月共接獲48宗醫學美容投訴,其中26宗涉及光學美容,11宗涉及美白針、肉毒桿菌等注射式美容,10宗涉及面部輪廓、胸部及眼皮整形,另有一宗未能歸類。涉及注射式美容的投訴更有急速上升趨勢,在2008年及2009年,每月平均有1.25宗及1.33宗投訴,但今年首4月,消委會平均每月接獲2.75宗注射式美容的投訴,是去年的1倍。

  日韓整容手術費較港平20%

  近年興起的整容旅行團亦值得關注,整容外科及醫學美容醫學會會長金永強表示,日韓地區的整容手術費較香港便宜約20%,近年有美容公司在港組織旅行團,帶同港人到外地接受整容手術。他指出,雖然當地的手術費較香港低,但計及旅費後,價錢其實與香港相若。

  而且外地整容醫生質素參差,該會每年平均接獲5至10宗,在海外接受整容手術後,返港出現併發症的求醫個案。金永強指出,一名中年女士去年曾參加日韓地區的整容團,接受去除眼袋及黑眼圈治療,回港後卻要接受多次手術補救。他表示,該女士是經美容院介紹,豈料手術後黑眼圈並無改善,眼袋不減反增,甚至出現左右眼不對稱,眼皮凹凸不平,要向香港的專科醫生求醫,並額外花費數萬元,接受多次眼袋手術,才能改善容貌。

  美容院聘一般醫生操刀注桿菌

  消委會接獲注射式美容的投訴亦急升,大部分涉及後遺症。整容外科醫學會成員歐鑫濤表示,近年有美容院為追求盈利,聘用未經專科訓練的醫生,為客人注射肉毒桿菌、Botox或透明質酸等。他指出,由於注射式美容療程具風險,建議消費者到註冊皮膚科或整形外科醫生進行有關療程。金永強亦指,注射出錯可引致眼皮下垂、頭痛、出現紅斑等後遺症。

  香港美容業總會主席葉世雄表示,注射式美容必須由醫生進行,美容院只會擔當轉介角色,但有部分美容院是由醫生投資經營,亦有美容集團直接聘用醫生,專門進行注射式美容療程,他認為投訴增加,未必完全與美容院有直接關係,醫學界亦要負上部分責任。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