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千億新資金流入中國藝術品市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11 00:08:13  


 
  “張大千和齊白石有‘南張北齊’之稱,市場地位和藝術造詣自然不必說了,而且他們的作品較多,在市場上有一定的流通量,構成資本運作的基礎,能被市場不斷激活為熱點。”一位分析人士表示,去年底,齊白石的作品突破9000萬元。上個月,張大千的作品突破1億元,對整體書畫市場一路水漲船高起了很強的指引作用。黃庭堅的作品則很難被當成整個書畫市場的價格標杆。

  “在高端市場炒作價格標杆,實際上是資本在走捷徑。”甘學軍認為,目前整個中端市場的主體還比較理性。就算是高端市場炒作,選擇的載體也是社會所公認的具備價值的藝術家和作品,“只要市場沒有偏離這個核心,就應該正面看待”。

  “不過,要提醒廣大中小收藏者,那種高端者的遊戲不宜追風,更不能偏離收藏品的價值核心。這是因為具體到某類藏品和某個藝術家,並不能保證一定賺錢。”甘學軍如是說。

  市場仍將繼續擴大

  資料顯示,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國內市場一直飈升。業內預計,今年國內收藏品市場的增幅將超過25%。1994年的北京嘉德拍賣會,國內買家占60%。2001年上海朵雲軒的春拍上,國內買家接近80%。前不久在香港佳士得的春拍上,中國內地的買家貢獻了30%的成交額,再加上港澳台地區的買家,一共占總成交額的80%。

  “目前不過是延續了前幾年的熱點。”一些業內人士介紹,早在2004年左右,江浙民間資本就開始大量進入收藏品市場。隨後,閩、粵等地資金也開始進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