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阿富汗人看不清未來 “懷念”蘇聯占領時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11 10:45:16  


  中評社北京6月11日電/“阿富汗就是一杯亞洲的雞尾酒,它的戰略地理位置決定了全球帝國、區域強國和眾多鄰國都要來攪和一把。”這是19世紀英屬印度總督寇鬆勛爵最廣為人知的一句名言。地理位置特殊的阿富汗,常被世界混亂地劃歸到中亞、南亞,甚至西亞地區,但獨特的地理位置沒有給這個內陸國家帶來融合東西南北的榮耀,反而是不斷的戰亂和衝突。美國在“9.11”事件後主導的阿富汗戰爭即將步入第10個年頭,美國支持的現政府依舊脆弱,曾經被打敗的塔利班卷土重來,各方勢力也競相布局未來的阿富汗……阿富汗,真的擺脫不了被人摻和成“雞尾酒”的命運嗎?環球時報特派記者今年兩度奔赴阿富汗,近距離聽到從社會精英到普通民眾,從塔利班指揮官到部族長老的阿富汗人如何議論這個動蕩國家的現狀和未來。

  不少阿富汗人“懷念”蘇聯占領時代

  今年1月,英國和德國的3家媒體聯合對1500多名阿富汗人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70%的人相信阿富汗正在向正確方向發展。但記者兩次深入阿富汗採訪,感受到阿富汗人並不像西方國家媒體調查的那樣樂觀,很多人看不清國家的未來是什麼樣。50歲的哈米杜拉.哈吉是坎大哈普什圖族的大長老,他對發動阿富汗戰爭的美國人很不滿。他告訴記者:“我不知道美國和卡爾扎伊政府所說的民主是什麼?難道民主就是派特種部隊打死我的族人,轟炸我的村莊?不論是美國人,還是蘇聯人我都不喜歡,但在蘇聯占領那個時候,至少知道哪裡是戰區,哪裡相對安全,可現在我不知道哪兒是安全的。”

  在阿富汗,抱怨美國甚至酸楚地念叨起蘇聯占領的聲音並不是少數。喀布爾一位資深媒體人士舉例說:“就連5歲的小孩也知道,如果不是美國人有意要留在阿富汗,為什麼在赫爾曼德省,裝備精良的1.5萬名聯軍卻打不敗只有千百來人、裝備落後的塔利班呢?”阿東部省份帕克蒂卡省的普什圖族長老哈里吉.潘特是親卡爾扎伊政府的人士,但他還是小心翼翼地向記者訴說了不滿:“誰能想象,帕克蒂卡全省居然沒有一所學校?打蘇聯人的那個時候,我們村村還都有小學……”

  “蘇聯那個時候物價真是便宜”幾乎成了很多阿富汗人的“口頭禪”。阿富汗目前公務員的平均月收入只有五六十美元,警察不到100美元,相對高的士兵和保安可以拿到兩三百美元。但現在,喀布爾的大米要合5元人民幣1斤,羊肉則要20多元1斤。阿獨立政治分析家埃利亞斯向記者強調說,“阿富汗幾乎沒其他的職業,所以絕大多數是沒有正常收入的失業平民”。

  在阿富汗,還有人抱怨說,“現在可以看電影,看DVD,可腐敗無所不在,塔利班那個時候至少不這樣腐敗,物價也沒這麼貴”。埃利亞斯說:“這些阿富汗人痛恨現在的外國占領者,卻懷念過去的外國占領者;他們享受現在的自由,卻懷念塔利班時的相對清廉。思想上的混亂與感情上的糾結是當今阿富汗人普遍的情緒,因為他們看不到個人和國家的未來,而這一切又源於日常生活的不穩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