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菅直人內閣的特徵是什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11 18:06:48  


  中評社香港6月11日電/聯合早報刊登新加坡旅華學者卓南生的文章說,近幾屆的日本首相幾乎都是在日本媒體的一片歡呼聲中誕生,又在媒體的批判與奚落聲中倉促下野。緊隨著標榜推行“新政”的民主黨首相鳩山由紀夫含淚閃電告別首相府,被喻為“草根首相”的菅直人又在媒體一片讚美聲中接棒。同樣是民主黨創黨者的菅直人和鳩山有何差異?原任鳩山內閣副總理兼財務大臣的新首相將否面臨鳩山的同樣命運?新內閣是否有其一套新外交(包括對華戰略),顯然有待深一層的分析。

  首要任務 挽回民心

  首先,應該指出的是,菅直人與其說是在執政黨民主黨深得民心的背景下誕生,不如說是在鳩山“新政”破產、鳩山不敢面對7月參議院大選,民主黨選票大跌特跌的氣氛中臨危脫穎而出的。

  因此,擺在菅直人面前的首要難題,不是別的,而是如何挽回選民對民主黨的信心,贏得參議院大選的勝利。

  原有高達70%支持率的鳩山內閣在執政僅8個月後為何卻跌破20%的大關呢?正如鳩山本人所承認一般,最主要原因是受到“政治與金錢”事件的影響。因為,它應證了不少民眾對民主黨的如下洞察:本是同根生的民主黨和自民黨並無本質上差異,兩者都在推行“金權政治”。

  其次是,民主黨是在高舉重視民生和相對獨立的外交旗號下上台的。但雷聲大、雨點小,不管是對內的行政與經濟改革,或者是與美國談判駐日美軍基地問題上,鳩山內閣都一籌莫展。特別是在普天間基地問題上,更暴露了鳩山“新政”的虛構性,加速了鳩山的“軟雪糕”(前首相中曾根康弘語)政權瓦解之步伐。民主黨自我標榜的“相對自主外交”及其智囊倡議的“邁向中美日正三角關係”道路的構想已被證明是經不起考驗的一片虛言。民主黨返回了自民黨長期以來所走的路線。

  了解了上述背景,我們再回頭看菅直人新內閣,就不難發現有如下的幾個特徵。

  “人心一新” 輪流坐莊

  其一是,由於前民主黨幹事長小澤一郎已成為腐敗金錢政治的代名詞,也是促使民主黨支持率猛跌的直接原因,因此只有與小澤保持一定距離,才能提高民眾對民主黨新內閣的支持率。民主黨的支持率是與新內閣和小澤的距離成正比的。菅直人之所以公開表示要小澤“暫時休息”,及刻意在黨要職及內閣要員上安插“非小澤”或“反小澤”派的人選,顯然是要製造“人心一新”的形象,從而爭取選票和民心。其手法與長期以來自民黨推行的各派閥“輪流坐莊”的遊戲規則可說是如出一轍。難怪自民黨高層人士對此提高警惕,指責菅直人是在玩表面上排除小澤派,實則隱藏小澤派的遊戲。一部分日本媒體甚至認為菅直人有仿效前首相小泉純一郎高喊“摧毀自民黨”,實則“曲線救自民黨”手法之嫌。

  對於菅直人發出的“暫時休息”的要求,此刻身心俱疲、已無計可施的小澤雖然不覺得悅耳,但如果能因此而保住民主黨的大好江山,又何樂而不為呢?何況小澤派是黨內最大的派閥,擁有150個議席,占民主黨議席的40%且握有雄厚的政治資金,只要他發號施令,隨時都可以倒戈而改變黨內政局。這便是小澤派此刻保持沉默,靜觀菅直人“人心一新”表演的背景。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