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邁過那“一灣淺淺海峽”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19 00:11:21  


   
  海峽兩岸文博會什麼時候辦,要發揮怎樣的作用?當兩岸文化交流尋求新載體時,醞釀許久的海峽兩岸文博會終於在2008年兩岸關係進一步緩和的關鍵時刻敲定了。其承載著深化兩岸文化交流、繁榮兩岸文化產業的重要使命非常明確。首屆海峽兩岸文博會以“一脈相承.創意未來”為主題,以閩台主體,立足海西、輻射東部、融合兩岸,發揮“五緣”優勢,突出“文源相承”,將促進兩岸文化交流貫穿整個展會始終。

  海峽兩岸文博會選擇廈門,有著不一般的意義。福建、廈門和台灣有著“地緣近、血緣親、文緣深、商緣廣、法緣久”的“五緣”優勢。因此,海峽兩岸文博會一亮相,得到台灣方面積極參與,成為全國唯一以“海峽兩岸”命名並由海峽兩岸共同主辦的綜合性文化產業博覽交易盛會。

  去年第二屆海峽兩岸文博會又趕上好時機:國務院出台《關於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提出“建設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踏著海西浪潮,文博會又注入新元素,為持續培育海西文化會展品牌,持續打造文化產業交易平台,持續推進海峽兩岸乃至全球文化大交流、大合作,開啟新的格局。

  從首屆到第三屆,海峽兩岸文博會的變化體現在方方面面,無限活力與強大生命力也顯露無疑。兩個、三個、四個,台灣作為主辦單位參與文博會數量逐年在增加。960個、1146個、1344個,參展展位數量也逐年上升。台灣地區展位數也從首屆321個到第二屆385個,再到第三屆416個。去年“海西城市參展團”首次亮相文博會,20個海西城市中有19個城市與會,其中有13個城市設置特裝展位。第三屆海峽兩岸文博會規模更大、參與地區更廣。其中祖國大陸地區有33個省市參加文博會,分會也由上屆的7個增加到11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