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京報評論:文化傳承不是只挖祖宗的遺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19 00:07:26  


 
  靠土地吃飯,靠能源吃飯,靠祖上留下來的陪葬品吃飯,等到坐吃山空,所有的資源都變成某些人的口體之俸;那麼,有些人在人生暮年,可以赤條條放心地離開這個世界,而那些帶著啼哭剛來到這個世界的孩子呢?他們要在被挖得百孔千瘡的土地上生存,如果依然承繼的是“有什麼”的文化,恐怕可賣的就只剩下一代人的不幸。 

  只重經濟的害處,就是不怕在辨別真假上大打“口水仗”。離宋代理學家朱熹誕辰880周年紀念日還有4個多月,但是,福建、江西兩省四個地方的爭奪戰已開始上演。當下,只要能在旅遊收益上帶來豐厚的利益,連潘金蓮、西門慶“故里”都可以打造成旅遊景點,更何況是一代理學宗師?管它是不是名人的出生地,古人長已矣,今人正當時,權力說了算,還有什麼不可以一爭成名?這就是我們的文化停留在“有什麼”的層面上導致的亂象。 

  一些有識之士在媒體上不斷呼籲,有關部門一定要掌控好自己手中的權力,不要只唯經濟指標至上;考古界也不要太浮躁,不要對帝王陵墓的發掘時時產生衝動。那麼,又是誰在為愈演愈烈的“帝王陵墓經濟學”推波助瀾呢?“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一旦權勢缺乏有效的監管,而評價的尺度又只限於統計的數字,誰知道,還有什麼亂象會出現?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