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金融時報:希臘傍上中國 靠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18 10:51:00  


  中評社北京6月18日電/人民網引述英國《金融時報》社評報道,近來,希臘的長篇經濟故事出現了兩個轉折:一是該國公共債務被評級機構穆迪下調為垃圾級,二是中國重新產生了投資希臘的興趣。市場對前者的反應更為顯著。但後者的意義其實更為重大。

  在市場對任何壞消息都神經過敏的情況下,評級連降四級對市場產生衝擊,並不令人意外。此舉將把希臘剔除出某些發達市場債券指數,迫使追蹤這些指數的基金經理們從投資組合中清除希臘債券。

  這並不意味著穆迪的判斷一定是合理的。如果說有什麼變化的話,希臘現在的前景好於幾個月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歐元區國家政府提供資金的承諾,讓希臘有了控制本國財政的迴旋餘地。首季資料似乎表明,雅典方面迄今執行了IMF設計的緊縮計劃。

  此外,只要希臘不需要利用資本市場(這意味著至少今後兩年期間),評級就是無關的。

  可喜的是,歐洲央行已不再任由信用評級機構左右自己的擔保政策,因此各銀行更有可能囤積和回購希臘債券,而非向買家稀少的市場推銷這些債券。與此同時,稀少不等於絕種。中國政府現金充裕,據報導在1月份就有意考慮在希臘投資。經過5個月的沉重打擊,希臘的資產價格應當顯示出更具升值潛力的價值。

  誠然,中國似乎更青睞私人部門投資或基礎設施建設權/經營權,而非希臘主權債券。即便如此,希臘方面也最好不要對這種興趣嗤之以鼻。私人部門投資將有助於填補國際收支赤字,為希臘人民緩解財政緊縮之苦。這種投資甚至有可能支撐經濟增長,減輕公共債務負擔。如果希臘政府借助中方對基建項目的投入,將資產貨幣化,它還將能夠更快地償還債務。

  中國資金並不帶來清償能力。但它確實會帶來有助於實現清償能力的工具。1月份,有關中國資金的傳言曾被視為具有破壞性,應當予以否認,以免希臘政府顯得絕望,就像其最初反感IMF的援助一樣。到如今,局面肯定已經很清楚:擁有資金充裕的支持者,應當是一件令人安心(而非恐慌)的事情。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