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世界日報:ECFA和島內政治形勢轉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21 11:48:54  


  中評社香港6月21日電/美國世界日報20日社論說,兩岸ECFA即將簽署,島內政治形勢也將隨之逆轉,只要藍營能夠步步為營,非僅兩岸和平發展新局可以進一步確認,年底五都選舉多少會因經濟面開花結果而獲益,且因具有新的民意支持,施政威信也可提升。至於綠營預定6月26日在台北街頭上演的反ECFA遊行,則會因動員規模不如預期,反對強度勢必轉趨微弱,綠營內部大有可能出現新的派系和路線鬥爭。 

  ECFA此前所以頻遭綠營汙名化,且火力集中於馬英九賣台傾中者,當然是出於統獨形勢的消長,綠營危機感大增所致。但由於ECFA非僅有利於台商開拓大陸商機,更大有利於島內服務業,從觀光產業直到房地產均可能普受其惠。相對地,綠營對ECFA的各種批判和否定就會落空。這對五都選情當然會有直接影響,而且愈是都市化的選區影響愈大。年底正是台灣五大都會區的選舉,其中自覺是中間選民的比率也相對偏高,投票行為較傾向尋求政策牛肉而非意識形態,ECFA若成為政策牛肉自然有利藍營。 

  社論說,再就綠營針對ECFA發出的各種否定性論述觀察,目前台聯黨傾向就此挑戰台灣的公投制度,揚言廢除公投審議機制,兼要透過公投決定ECFA的前途,且有長期對抗的十年之約。這就民進黨而言,似乎意味著民進黨在十年之內沒有執政的機會,而且還要配合台聯從憲政體制上否認現存的公投制度,這就會讓五都選舉議題失焦。未必有利民進黨的選情。兩黨過去頻傳選舉恩怨,此番或可能再添一筆。 

  再以蔡英文和蘇貞昌的“雙城奇謀”而言,決定參選新北市的蔡英文質疑台灣從ECFA獲得的經濟利益將在政治上付出代價,即有利於北京的和平統一進程。但參選台北市的蘇貞昌對ECFA則採取冷處理,更談不上高調表態。這非僅反映出蔡、蘇兩人爭取2012年黨內提名的鬥爭,也涉及五都選舉的議題設定,即全面否定ECFA是否有利於綠營爭取台北市和新北市兩大都會區的選票。兩人若因ECFA而有認知分歧且各行其是,當然會影響民進黨選舉策略和選戰訴求的內部整合。 

  如果反ECFA大遊行遠遠不如預期,非僅綠營會因此出現訴求幻滅的現實危機,更會直接影響蔡蘇兩人的選情,若再出現一些激情而失控的鏡頭,這只會擠走多數中間選民。如果因為綠色公職人員受命大力動員,也頗見遊行規模,但如何維繫後續動員條件,並投入相應的資源,這又會出現資源競合作用。此時就會有:究竟應該以反ECFA為重,還是要以選情為重的爭執。這當然是現實問題,而且要能當下做出抉擇,民進黨內部難免會出現派系和路線之爭,並在路線辯論和派系角力當中出現自我分化。 

  社論說,民進黨既有執政野心和勝選期待,就不得不面對兩岸經貿現實。面對大陸市場機遇,該選擇閉鎖還是開放答案早已分明,若同意開放,又如何反對兩岸經貿走向制度化,如何拒絕ECFA可能提供的市場商機和關稅優惠。就綠營內部言,因著力點的不同非但已出現論述困境,綠營執政的縣市長頻為農產品前往大陸行銷,更在具體實踐中不時湧現矛盾。 

  民進黨和綠營無力反對兩岸大三通,所以此時極力反對兩岸簽署ECFA者,除開“逢藍必反”情結外,更擔心ECFA提供的商機和優惠會轉移台灣人民對兩岸和平發展的態度更趨正面肯定。所以堅持公投並非認定綠營有可能在公投上勝出,而是窺知藍營雅不願通過公投形式製造兩岸緊張。但綠營若轉向公投話題,反ECFA的訴求只會日漸失焦,從而失去政治上的鮮明號召。 

  社論說,也正因為朝野在ECFA的議題上持續攻防,島內統獨之爭似正轉向ECFA的迎拒,從表象觀察綠營似有意政治化經濟議題,但其實預示了統獨消長只會更見分明。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