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佛光傳奇 佛頂舍利發現之旅親歷記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23 00:05:55  


 
  密閉了一千年的北宋長幹寺地宮,除了發現佛頂真骨、感應舍利等宗教聖物外,還出土了以七寶阿育王塔為代表的12000餘件各類供養器物,包括金、銀、銅、水晶、玻璃、瑪瑙、絲綢等各種質地,成為繼上世紀80年代陝西法門寺地宮之後,又一座震驚世界的佛門寶庫。長幹寺地宮珍寶群大致包含四個重要方面。

  首先,長幹寺地宮本身就極具價值。這座地宮是迄今為止國內發現最深的佛塔地宮,從現存地表開口至底部深達6.74米,是南方竪穴式地宮的傑出代表。與橫穴式地宮的代表唐代法門寺地宮相比,可謂佛塔地宮的“南北雙絕”。

  其次,長幹寺地宮出土了一整套宋代舍利瘞藏容器,包括石函、鐵函、七寶阿育王塔、漆函,以及金棺、銀椁和大小銀函等。其中,石函高1.6米,由底座、四塊壁板和頂蓋組合而成。在石函北壁石板上,鐫刻《金陵長幹寺真身塔藏舍利石函記》長篇銘文,記載翔實,寫刻俱佳,堪稱宋代書法、碑刻的珍品。鐵函為生鐵鑄造,高1.3米、寬0.5米。它是專為七寶阿育王塔打造的“保險櫃”,也是國內目前發現的最大的宋代鐵函。七寶阿育王塔被譽為“塔王”,它造型高大雄渾,高達1.2米,內部以檀香木作胎,表面銀質鎏金,並鑲嵌454顆“七寶”珠。塔身上下通體浮雕,既有佛祖一生從孕育、誕生、到苦修、說法、最終涅槃的佛傳故事,又有“舍身飼虎”、“割肉貿鴿”等佛祖前生的故事,以及大量的銘文,這是迄今世界上發現的體形最大、製作最精、工藝最為複雜的阿育王塔。在七寶阿育王塔內發現的金棺、銀椁和大、小銀函同樣製作規整,雕刻細致複雜,代表了宋代金銀器製作的極高水平。在銀椁和金棺上皆刻有銘文,明確指出佛頂骨舍利為印度高僧施護捐贈,為了解佛頂骨舍利的來源和流傳過程提供了關鍵性證據。

  鐵函及石函底座

  第三,鐵函中保存完好的近百幅宋代絲織品是長幹寺地宮給予人們的又一驚喜,其數量之多、保存之精在新中國考古史上極為罕見。這批絲織品包括絹、綾、纈、錦等各個品種,使用了提花、刺綉、印染、描金等多種工藝,體現出中國古代世界領先的絲織技術水平。在其中的多幅絲織品上,帶有宋代施主墨書題寫的發願文字,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經濟、文化狀況,以及佛教思想的浸染程度。其中很多文字皆提及佛頂真骨。

  第四,地宮中出土了大量的宋代香料實物,如沉香、檀香、龍腦香、豆寇、丁香等;以及貯存和使用香料的器具,如盛香的香囊、玉碗,挑香的香匙、香箸,行香的香爐,以及裝滿香水的淨瓶等。這批香料和香具對於中國香料史、用香史的研究具有重要價值。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