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正常的狀態,到了一些文化官員、專家和媒體的口中,就變成了一種競爭。他們似乎把“申遺”當成了申請專利,其實“申遺”與申請專利完全是兩個概念。只要你的某個項目有自己獨特的歷史傳承和文化特色,就能“申遺”。申遺是對傳統文化保護狀態的認可,並不是對文化起源的一種官方追認。
不過不能否認的是,這種假造的“文化之爭”也確實引起一些管理部門的恐慌,使國內這些年來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有了很大進步。細察“文化之爭”背後的利益鏈,也是有受益者的,就是主管文化遺產保護的那些部門和機構,它們是想用一場假想的“文化戰爭”,來推動對國內文化遺產的保護。於是經濟領域才有的競爭意識,被引進到對文化源起的認定了。
文化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包容性。任何一種偉大的文化形態,絕不會只局限在一個區域中發展,古希臘文化、基督教、佛教、儒家文化都是如此。一種文化形態背後的價值與思想資源,如果適應了歷史的需要,自然會在各地落地生根。強大的文化依靠的是傳播,依靠的是對其他文化的融合,來顯示力量的,而不是靠對起源的競爭。你有再強大、再純淨的起源,在今天的民眾生活中失傳了,也終究是一種孱弱的文化。
這是一個文化多元的時代,寬容地看待各種國際文化現象,也是一個大國應該有的文化姿態。寬容既意味著社會能容忍各種不同的聲音,不用擔心壓制;也意味人們不再用各種極端觀點,來對待自己不理解的文化現象。只有構建了這種寬容的文化心理,國民情緒才能不顯得這麼變幻不定、狹隘短視。寬容意味著對文化現象做更多理性的思考,少一些仇視和敵意,多一些理解和溫情。只有這樣,才能把媒體資源用在那些值得批判的事件上,而不是打一些像“中韓文化之爭”這樣無聊的口水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