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的價值觀讓一些觀眾陷入虛假狂歡
儘管《非誠勿擾》以造假和低俗受到廣泛的質疑與批評,但值得反思的一個現象是,不少人在謾罵批評的同時仍然看得津津有味,“不要當真就好了,就是看著玩嘛。”這個看似自相矛盾的現象說明了什麼?有人說,“這是一場濃烈的戲,它給人們提供了消費、投射和參與的狂歡。”——這種看戲心態成為人們觀看《非誠勿擾》的一個普遍現象。
回顧《非誠勿擾》播出至今的歷程,該節目掀起的第一個大高潮是馬諾帶來的轟動效應。這位被稱為“史上最牛拜金女”的模特一夜之間因其出格的言論家喻戶曉。真正讓馬諾火的人是誰?僅僅是欄目組的策劃嗎?有人說:“試想,如果沒有人們的關注,馬諾怎麼可能一夜之間紅透?”
在一個眼球如此寶貴的時代,人們何以偏偏對馬諾投以如此多的關注?“因為馬諾不僅僅是馬諾,她已經成為某些錯誤思潮的代言人,她說出了一些人想說又不敢說的話。”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社會學專家王岩教授尖銳地指出。他認為,當前社會上一些人過分注重金錢的價值和意義,並且把擁有金錢的多少和成功的大小劃上等號,這種浮躁的社會心態催生了《非誠勿擾》的火爆,“征婚男選手總喜歡在資料片中把自己的工資數目、銀行存款等報得清清楚楚,同時還會把有幾套房、是否有房貸、是否有車、什麼類型的車都做一個特別的強調,因為在我們社會生活中,這種一切以錢為中心的思想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成為一種較為普遍而又錯誤的價值觀念”。
“任何藝術形態都是社會生活的折射。對於《非誠勿擾》,除了批判,我們更需要社會中每一個人都真正靜下心來反思一下這些社會‘病症’所產生的原因以及可能的改良途徑。這可能是社會急劇轉折、社會分配不均、社會階層固化、人格教育缺失的綜合產物,而其中,社會上許多人缺乏一個核心價值觀的引導則是一個關鍵因素。”南京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俞香順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