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報:兩岸經濟聯繫空前緊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27 11:09:56  


  中評社香港6月27日電/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日前發表評論文章說,台灣與大陸達成了歷史性的貿易協議,有望讓台灣經濟與大陸的聯繫達到史無前例的緊密程度,並緩解曾經對立的兩岸之間尚未完全消除的政治緊張局面。

  文章說,涵蓋內容廣泛的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簡稱ECFA)於週四宣佈,它將取消兩岸之間很多殘餘的貿易和投資壁壘。雙方同意降低紡織品、汽車零部件、機械設備和石油化工產品的關稅,並相互開放銀行和其他服務業的市場。

  前美國國務院官員、亞洲安全事務專家謝淑麗(Susan Shirk)說,大陸和台灣之間更多的經濟互相依賴很可能會帶來更大的穩定性,從台灣自身安全的角度來說,這是一件積極的事,當然對美國的國家安全利益來說也是如此。

  根據協議,大陸將降低539種台灣商品的關稅,而台灣則將降低267種大陸商品的關稅。對於雙方來說,第一年關稅都將從高達15%降至10%,第二年降至5%,第三年降至零關稅。與此同時,大陸同意向台灣開放11個服務業,包括銀行業、會計、飛機維修、保險和醫院。

  台灣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在一份聲明中說,對於已經在大陸設立分支機構達兩年的台資銀行來說,大陸有關部門將允許它們開展人民幣業務。此舉為台資銀行打開了在大陸的潛在賺錢機會。目前,台資銀行在台灣本地競爭激烈的金融服務市場上運營艱難。

  台灣國際貿易局局長黃志鵬在雙方結束最後談判後說,這個協議對雙方的經濟未來都非常重要。

  台灣海基會副董事長高孔廉說,這將改善出口、吸引更多的外國投資、創造更多工作崗位,進而幫助提振台灣經濟。

  花旗(台灣)首席經濟學家鄭貞茂估計,協議中的第一階段開放將為明年台灣的經濟增長貢獻0.3個百分點,而整個協議有望為台灣的年增速貢獻一個百分點。台灣經濟去年萎縮1.91%。

  鄭貞茂說,協議將從根本上改變台灣經濟。大陸是台灣最大的貿易夥伴,不過台灣的出口正在受到東南亞競爭對手的威脅。這些東南亞國家與北京方面簽署了自由貿易協議。《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將幫助保持台灣的競爭力。

  位於華盛頓的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訪問學者羅森(Dan Rosen)說,《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將有利於台灣參與地區範圍的經濟融合。台灣是全面地區建設的一大障礙,因此,在《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簽署之後,該地區整體來看有望實現更快發展。

  台資企業對協議表示讚賞。台塑關係企業(Formosa Plastics Group)一位管理人士說,這當然是積極的,現在是一個利潤率微薄的時代,如果沒有這個協議,我們將很難競爭。

  台灣對大陸的出口額去年達837億美元,佔了台灣出口總額的41.1%。對大陸的石油化工產品出口額為78.8億美元,佔了2009年台灣對大陸出口總額的9.4%。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