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時:ECFA簽署 兩岸跨出歷史性一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30 08:23:58  


6月29日,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陳雲林與台灣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江丙坤在重慶簽署《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海峽兩岸知識產權保護合作協議》。這是完成兩項協議簽署後,陳雲林(右)向江丙坤(左)贈送重慶漆器《三峽神女峰》。新華社
  中評社台北6月30日電/備受矚目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昨天終於由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及海協會會長陳雲林在重慶完成簽署。這是歷史性的一大步,不只將大規模地促進雙方經貿交流,更將使兩岸關係從此邁入一個全新的里程碑。 

  中國時報社論指出,就經貿觀點,大陸對台降稅的早收清單達五百卅九項,價值一百卅八億美元;台灣對中國降低關稅的項目二百六十七項,總值廿九億美元。而且大陸方面刻意避免對台灣弱勢產業及就業造成衝擊,雙方之間的天平,明顯朝著獲利較多的台灣傾斜。因此,在“讓利”承諾上,中國的確表達出了誠意與善意。 

  這是兩岸交流至今,官方色彩最濃厚、規模最大、項目最廣泛、影響也最深遠的一項協議。以其規模之大、讓利之多、協商之速,在國際間也相當少見。ECFA讓台灣產品在大陸市場得到更大的空間與競爭力。多項經濟交流全力推展後,還會進一步強化兩岸社會的緊密合作。 

  ECFA的效益,不只在於經濟,更在於對兩岸關係帶來的深化影響。兩岸之間,有合作也有對立,如果對立大於合作,關係就會往負面走;如果合作大於對立,關係便朝正面走。雖然台灣與中國有些事情仍然難有共識,但如果能擴大合作面,即使爭議的部分暫時無解,也能讓雙方關係的正面部分大幅擴充,使基調趨於正面。像ECFA這樣的合作協議,將有助於讓兩岸民眾在良性互動中,增加了解、消除誤解或敵意,進而學習相互尊重建立互信,為未來化解爭議開創共存共榮奠定堅實基礎。 

  兩岸簽署ECFA深受國際社會重視,據台“經濟部”推估,早收清單中,有近兩成的出口金額比重,威脅到日本與韓國在大陸的產業,受影響規模達廿三.五二億美元。《日本經濟新聞》等媒體也指出,ECFA將使兩岸經濟更朝緊密化邁進,對在中國市場的台商有利,但很可能對日、韓企業造成影響。日本及韓國在感受威脅下,已加速尋求與中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 

  ECFA完成簽署,後續仍然有許多工作必須完成。在台灣內部,ECFA送到“立法院”之後,必須面對朝野“立委”的審議。而審議過程是否順利、協議內容是否會有增刪,必然成為朝野政治角力的戰場;面對著五都選舉的壓力,ECFA的“立院”大戰將是一場激烈攻防。 

  即使如此,朝野“立委”在面對ECFA時,心中除了黨派,也必須考慮民意與台灣發展利益,就像中國願意加速實現ECFA並大幅讓利,也是為了爭取台灣民意一樣。雖然眼前可以計算得出多少項產業多少金額,但不能只狹隘地用金錢或買賣的觀點思考,也不應只以替馬政府拉票的角度看待。因為化宿敵為朋友,需要點點滴滴的長期經營,而這些努力,如果能為下一代打造一個更美好更安定的未來,兩岸所獲之利,將超過任何個人或黨派之利害,遠遠不是金錢所能計數的。 

  民意到底希望什麼?如何為台灣開創生存發展的機會?是一個嚴肅的課題,必須以負責任的態度面對。事實上,綠營內部已有務實理性的聲音出現。台南縣長蘇煥智便在噗浪上表示,“一個長期漠視中國市場的觀點,只會讓台灣弱化,更進而邊緣化”,“如果政治領袖也如市井匹夫暴虎馮河方式來領導社會,則台灣危矣!”蘇煥智還積極將農產水果推銷到大陸市場,為縣民生計謀福利,這樣正視現實抓住機會的態度,值得其他綠營領袖深切省思。 

  ECFA簽署之後,除了“立法院”有硬仗要打,接續的執行面還有許多環節必須努力,投資保障等協商也會開始啟動。但另外一個民眾關切的議題─自由貿易協定(FTA),則將是進一步測試大陸善意的指標。民意之所以期待FTA,是出於對過度依賴大陸的不安全感,也是希望獲得更多國際承認以強化“主權”尊嚴。在這方面,大陸昨天表達出較為正面的態度,但台灣民眾仍然期待看到真正的進展。 

  ECFA是兩岸協議的一項重大成果,得來不易,它在兩岸引發的衝擊與效應,恐怕會超過以往的任何經驗。如何在部分產業獲利的同時,也避免衝擊到弱勢產業及勞工,讓兩岸能在良性的交流合作中擴大共同的利益基礎,順利展開密集交流合作的新階段,將是雙方共同的課題。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