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困局未破,何來一枝獨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30 10:08:10  


6月27日,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四次峰會在加拿大多倫多舉行,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出席峰會。
  中評社香港6月30日電/美國《僑報》6月30日載文《中國困局未破,何來一枝獨秀?》,文章說,全球化時代,世界各國經濟休戚相關,“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格局早已形成,中國如何“獨善其身”?西方輿論需要端正對中國的一些偏頗認知,給予中國發展公平、平等機會。摘要如下:

  被稱為“政治經濟世界杯”的20國集團領袖峰會剛在多倫多落幕,世界經濟能否真正走出金融危機陰霾並實現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依然為外界高度關注。

  從2008年第四季度金融危機率先從美國爆發迄今已近兩年,各國陸續採取應對措施(20國集團領導人峰會就開了4次),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觀察家們也發現,基於各國國情不同、受影響程度和採取措施的不同,全球復甦存在結構性不平衡,復甦的步履並不堅實。西方媒體近年來紛紛攘攘的“中國獨秀論”一時也成為一個新視角。

  與美國議員公開逼迫人民幣升值、將世界貿易不平衡歸咎人民幣匯率不同,中國經濟“一枝獨秀論”在“激賞”中國應對金融危機行動後,話鋒一轉,稱中國從世界危機中獲利並稱為最大受益者,結論有兩個:一是,中國是個“危險、可怕的”國家,提請各方警惕;二是,中國經濟既然如此強勁,就會有更多能力承擔更多“國際責任”。

  即使不是什麼陰謀論,但推導出上述結論來也是因為邏輯起點的錯誤:

  中國經濟“獨秀論”的主要判斷依據是全球金融風暴近兩年時間,中國經濟一直保持強勁增長勢頭,投資、出口、消費皆表現不俗——2009全年,中國GDP增長8.7%;2010年一季度達11.9%,高盛更預測中國經濟今年增幅將達11.4%。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