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香港網絡欺淩個案增 三成中學生曾受害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04 10:03:31  


家福會昨亦就其健康網“樂”連線計劃舉行嘉許活動,各嘉賓帶領出席的老師、家長及青少年宣讀“拒絕網絡欺淩和平約章”。(文匯報)
  中評社香港7月4日電/網絡已為現今青少年主要社交渠道之一,亦讓學生間的欺淩由現實生活廣泛移師網上。有調查指,香港中學生有多達3成人曾受到網絡欺淩,出手欺淩別人者亦有近18%,而男生情況比女生嚴重,情況令人關注。在欺淩方式上,以網上辱罵嘲笑最多,亦有肆意毀謗或發放別人不雅照片、影片,甚至言詞間的性騷擾等。負責調查的學者指,應為學生加強老師及朋輩的支援系統,正確建立正確網絡態度,才能有效遏止欺淩蔓延。

  香港家庭福利會委託中大社會工作系助理教授陳季康,於去年12月至今年2月訪問了全港1,800名中一至中七學生,研究網絡欺淩概況。結果發現,網絡欺淩的整體受害率及參與率,分別高達30.9%及17.8%。而各種欺淩模式中,以網上辱罵、侮辱及嘲笑最常見,有18.7%中學生曾身受其害。

  1成被放不雅照改圖中傷

  文匯報報道,調查又發現,有10.6%中學生曾被人將私人或甚至不雅照片、影片上傳廣發,有近1成曾被人毀謗或“改圖”中傷,更有7.5%人曾受到網絡性騷擾,因對方的情色挑逗話而感不安。而若以兩性作比較,不論欺淩者還是受害人,男生情況都比女生來得嚴重。

  港情況比西方更嚴重

  陳季康表示,香港的網絡欺淩情況,隨電腦及網絡的普及,近年正現上升趨勢。現時西方主要國家及地區,青少年網絡欺淩施暴者比率約為17%至22%,與香港相若,而受害者則為25%至30%,香港已見“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情況,令人擔心。

  陳季康表示,由於中學生大部分時間在學校度過,校內人際關係對其影響至深,他根據研究結果指,若學生確認學校內有老師和朋輩的支援,其涉及欺淩情況機率亦較小,所以應加強有關工作,讓學生獲得“盾牌”抵抗欺淩。另一方面,學校家長亦要細心觀察學生,若出現上述徵狀便要予以跟進。

  300校推網“樂”連線計劃

  家庭福利會青少年服務高級經理胡潔婷則建議,學校和網絡管理員,可透過控制論壇上的侮辱性帖子等機制遏止網絡欺淩現象;面對欺淩時學生亦應保持冷靜,不要逞強反擊,可以考慮更改網名,遠離有侮辱言論的討論區,或利用封鎖功能限制欺淩者的訊息,若有需要即向師長求助。為推廣正確的網絡使用態度,該會推出網“樂”連線計劃,已有300間學校的學生,及近2,000位家長、教師和社工參加。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