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民俗與城市當真水火不相容?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06 00:02:42  


慕名而來的深圳市民認真聆聽陳可石教授對民俗和“新田園城市”的理解。
  中評社北京7月6日電/民俗是文化傳統中不可或缺的內容。城市沒有了民俗,就缺失了底蘊;城市沒有了文化,就失落了靈魂。民俗需要人來傳承,如果城市規劃中忽視了人的存在,建立的城市將會是精神荒蕪的沙漠。早在19世紀末,英國埃比尼澤.霍華德就針對英國快速城市化所出現的交通擁堵、環境惡化等城市病,提出了“田園城市”的概念。6月19日,在深圳市民文化大講堂,陳可石教授帶來了他對民俗與“新田園城市”的深沉思考。

  置身於歷史的時空,生活在歷史的隧道裡,這就是民俗的意義。城市設計就是設計城市。城市是一個工程,所以城市規劃師又是工程師,我希望把藝術、人文的關懷帶進城市規劃中。

  本原:城市是民俗的舞台

  留學時,我才開始理解民俗。留學之前,我在清華大學研究古建築,看了我國大部分的古建築景點和傳統村落,但是並沒有感受到民俗就在身邊。直到有機會到英國留學,才被傳統民俗深深感染。

  在英國的6年時間,我接觸了很多和民俗有關的東西。可以說,西方文化很大一部分是通過民俗來傳承的,所以在英國,人們會被一種民俗所包圍。要了解那裡的文化,就必須深入到當地的民俗當中。英國的城市,就像一個民俗大舞台,很多民俗節慶都和城市有很大的關係。他們很珍惜歷史文化傳統,把廣場、街道作為非常重要的城市空間。同時,也把這個公共空間作為城市最重要的部分保留、完善。

  民俗體現在英國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在愛丁堡,他們通過節慶、建築等,從物質和非物質方面都以很強的力量傳承著民俗。在那裡,民俗也有很活的表現形式,比如街邊的演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