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黃奇帆:民生十條真金白銀字字千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06 09:35:51  


中國共產黨重慶市第三屆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會場。
  中評社北京7月6日電/重慶市委三屆七次全會作出決定:重慶市將在兩年半時間裡做好十件民生大事,不少市內外媒體稱之為重慶“民生十條”。

  記者報道,由於關乎百姓切身利益,“民生十條”引起了市民和社會各界空前的關注和熱議。市委、市政府為什麼要動真格進行民生攻堅?“民生十條”是不是老的惠民政策換了個新叫法?“民生十條”投入真的是真金白銀、“一字千金”嗎?…… 

  就這些老百姓關心的問題,市長黃奇帆日前接受了記者的專訪。

  “民生十條”絕非“新瓶裝舊酒”,不是原有政策的重新包裝 

  記者:市委、市政府為什麼要下如此大決心,解決目前民生領域最重要、也是最難克服的十件民生大事? 

  黃奇帆:市委、市政府下決心解決民生問題,根本上講是從黨的執政宗旨出發,凸顯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理念。我們經濟發展很快,但經濟發展的目的就是讓人民生活得更好。因此,抓民生就是實踐科學發展觀,保障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

  同時,解決民生問題,也能促進居民消費,是啟動內需的需要,這也是發展方式的轉變。

  另外,統籌城鄉改革需要尋求突破,這次很多民生措施集中在“三農”領域,體現為幫助農民致富,幫助有條件的農民轉化為市民,因此抓民生也是促進城鄉統籌發展。

  從長遠來講,現在解決民生問題,也是為今後的發展奠定基礎,為未來重慶的長治久安和經濟持續發展勾勒戰略路徑。

  記者:我市以往在民生方面投入也很大,有的市民有疑問,這次的“民生十條”,是不是原來政策的“打包”? 
 
  黃奇帆:這次的“民生十條”,是今年以來我市新增的民生政策措施,不包含以前的民生政策,絕非“新瓶裝舊酒”。

  舉例說,從今年起我市推出的公租房政策,3年要建3000萬平方米的公租房,這個投入大約就是700億元。另外,解決330萬進城農民工戶籍問題,他們轉化為市民之後,享受與城市居民一樣的養老、醫療、教育等政策,平均每名農民工轉化為市民,政府需要投入大約4萬元,這筆賬就是1300多億。再加上微型企業、“兩翼”農戶萬元增收等投入,要實現“民生十條”提出的目標,我市在民生領域新增的投入要達3000多億元。

  這3000多億,並不包括以前的民生措施,比如這幾年進行的危舊房改造,政府投入就高達千億元。改善交通環境、修高速公路等,政府投入也有近千億。還有其他的如改善教師待遇等民生措施,也都不包含在這次的“民生十條”之內。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