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對粉碎美等國軍事“戰術圍剿”的建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09 00:21:52  


 
  (一)在目前美軍向我海域威逼進擾、密集脅迫我海域防禦與迅速布置大規模軍事進逼的情況下,我軍行動為製造時局的變化以調動敵人,造成粉碎美等國軍事“戰術圍剿”的優越條件。因此我們的行動最好能立即出擊,開展海域防禦,發展局勢,振興士氣,以收政治上之聲威。在現在不利於馬上作大戰的條件下,建議目前應以扼住黃海,採取調動敵人到地形有利於我們的地方,尤其閩粵至瓊一片海域,以分散美軍力量,促其敵情變化,從而奪取我軍軍事和政治上的主動。戰術布置上不宜死守某一點,以便利美軍分進合擊之脅迫,我們可以運用廣大的海域防禦線,實行多層次多縱橫之擾敵、截敵、襲敵等等防禦動作,削弱敵人之軍事力量,在空間迅速轉換的運動戰中選擇敵人薄弱部分,予以猛烈打擊,求得各個擊退敵人之脅迫,從而完全粉碎美等國的軍事“戰術圍剿”。

  (二)整個中國海域各部分比較起來,以海口為重心的南海一帶,最利於我們製造時局變化的軍事行動,即以一部兵力放在南海海域做調動敵人之工作(例如進行我海域軍事演習)。這一布置雖不是直接打美,但經美等十四國環太平洋聯合軍演之時機,乃是積極防禦、間接調動和分散美軍的策略,因為這片地區之海域逼近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等國,必能變換敵情,並給我們以有利的時間和空間上的戰略轉換。比如東漢袁曹官渡之戰,袁軍眾而曹軍寡,地勢上則悠悠黃河多處可渡,如分兵防禦處處扼守關隘備戰,則曹所備者多而敵所與戰者寡,備前則後寡,備後則前寡,因此必先分其勢乃可。曹至延津,率兵向其後,則袁軍必應之,逐輕兵襲白馬,乘其不備,斬殺袁將顔良,袁兵潰。其策正是引兵分散、攻其不備,致使曹操部以少勝多大破袁軍,遂解白馬之圍。

  應注意,我軍如不能在此造成對美軍及其東南亞營壘的較大威脅作用,則不易調動進逼黃海之敵軍,就頗難取得在運動中削弱和疲憊敵軍之環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