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發改委:中央投資將向西部民生工程領域傾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09 14:30:18  


  中評社北京7月9日電/黨中央、國務院近日在京召開了西部大開發工作會,會議系統總結了西部大開發1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和豐富經驗,全面分析了國內外形勢和西部大開發面臨的新機遇、新挑戰,研究部署了今後一個時期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的各項任務。這次會議,對於統一全黨認識、凝聚全國力量,堅定不移地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新華網報道,西部大開發10年來,西部地區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今後一個時期,中央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總體思路是什麼?西部地區將迎來一個怎樣的美好明天?帶著這些問題,新華社記者對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進行了專訪。

  新華社記者: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10年來,西部地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您覺得都有哪些突出成就?

  發改委負責人: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10年,成就巨大,開局良好。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在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下,西部地區幹部群眾奮力拼搏,扎實工作,西部地區綜合經濟實力大幅提升,地區生產總值比10年前翻了兩番多,經濟增長速度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相繼建成了青藏鐵路、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等一批標誌性工程,初步形成了橫跨東西、縱貫南北的交通網絡。

  生態環境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國家相繼實施了退耕還林、退牧還草等重點生態工程,西部地區的森林覆蓋率提高了6.7個百分點,西部地區山更綠、天更藍、水更清。產業結構調整邁出實質性步伐,初步形成了一批在全國有競爭力的特色優勢產業,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不斷增強。人民生產生活水平明顯提高,城鄉居民收入都翻了一番多,城鄉面貌煥然一新。廣大幹部群眾求發展、奔小康的願望更加堅定,正以高漲飽滿的熱情譜寫著西部大開發的輝煌篇章。可以自豪地說,西部大開發的10年,是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最好最快,城鄉面貌變化最大,人民群眾得到實惠最多,對國家貢獻最突出的10年。

  新華社記者:在剛剛閉幕的西部大開發工作會議上,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都指出,西部大開發在中國區域協調發展總體戰略中具有優先地位,在促進社會和諧中具有基礎地位,在實現可持續發展中具有特殊地位。請問,為什麼這樣定位?

  發改委負責人:這是西部地區的特殊性質、特殊地位決定的,是適應國內外新形勢、應對新挑戰決定的,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局面決定的。

  首先,西部地區與東部地區的發展的差距仍然較大,2009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純收入分別只有東部地區的45%、68%、53%。西部地區仍然是中國最落後的地區,是中國區域協調發展中的“短板”,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難點和重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不可能建立在區域差距過大的基礎上。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實現共同富裕,不僅是一個緊迫經濟問題,而且是一個重大政治問題。

  第二,西部地區是中國大江大河的主要發源地,是森林、草原、濕地和湖泊等集中分布區,生態地位極其重要,是國家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同時又是生態脆弱區,是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石漠化嚴重地區。只有搞好西部的生態建設,才能保持國家生態安全,為中國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撐和保障。

  第三,西部地區是中國少數民族聚居區,陸地邊境線占全國的80%以上,是各民族文化交匯地,也是反分裂、反滲透、反顛覆的重點地區。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提高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共享發展改革成果,對促進民族團結、維護邊疆穩定具有重要作用。

  第四,應對世界經濟格局深刻變化,擴大內需是中國經濟發展長期戰略方針和基本立足點,消除資源和環境瓶頸約束任務艱巨,這都凸顯了西部地區戰略資源豐富和市場潛力巨大的優勢。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將為全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巨大市場空間和回旋餘地。

  新華社記者: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的總體思路、主要目標是什麼?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