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部人事司表示,在每次選任中都不同程度出現過(兩條線相差懸殊)情況,雖然比例很低,但確有一定的代表性。如何將“品德”和“能力”結合起來考察幹部,也一直是很難量化的。
面試得票高者可能能力強,但是也有可能品德上有所欠缺,“這種事情,在我們現實中屢見不鮮”,汪玉凱認為,國土部這一機制填補了幹部選拔任用上的不足,這一機制如果組織得好,大家會心服口服。
公開選拔不能簡單地以票取人,因為拉票的現象可能出現,吳江認為,無論是什麼方式,選拔主要的目的是,考察人與崗位的匹配度,同時要讓大家認可的人來擔任這個職位。
對於“品德”和“能力”兩條線如果發生了矛盾,如何權衡的問題,汪玉凱說,目前來看,選拔幹部主要強調以德為先,一些官員出現的問題,不是能力問題,是道德問題。但他強調,這是一場兩難的選擇,選拔中應更加細分,來公開公平地對待每一個人。
環保部 向社會公開選拔11副局
試用期一年,經考核不勝任者免去職務
環保部7月5日對外發出公告,今年公開選拔11名副司局級領導幹部。公告一出,引起關注。
2004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公開選拔黨政領導幹部工作暫行規定》中解釋稱,公開選拔黨政領導幹部,是指黨委(黨組)及其組織(人事)部門面向社會採取公開報名,考試與考察相結合的辦法,選拔黨政領導幹部。
記者注意到,中央一個部委一次性拿出11個副司局級崗位,向社會公開選拔的事例,還比較少見。根據公開資料,中組部曾面向全國公開選拔幹部監督局長等正副局級幹部。
“公開選拔幹部的多少不是問題”,汪玉凱認為,不能以拿出來多少來決定改革是不是成功,力度的大小。相反,如此多的崗位對外公開選拔,打破了原來公務員系統內的晉升機制,如果公選來的幹部不合適,可能會打擊一片人。
這些崗位多為各地“核與輻射安全監督站”副站長一職,汪玉凱分析,這些崗位專業性強,而環保部內部,或許確實沒有合適人員擔任這樣重要的崗位。
吳江說,拿出多個幹部職位對社會公開選拔,風險比較大。在考察時,就要更加細致和深入、謹慎,同時,應該允許在選拔任用上的失敗,建立起推出退出機制。選拔後的幹部如果無法勝任,應敢於解除任用。
環保部在公告中也注明,屬於提拔任職或調任的實行一年試用期,不實行試用期的,任職滿一年後也要進行考核。經考核不勝任的,免去所任職務,可自主擇業,也可由組織按原職級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