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砥柱銘》鑒定細節 從存疑到肯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15 00:07:55  


 
  ■專家同樣有從存疑到肯定的轉變 

  時隔多年後,傅申又撰寫了新的學術論文《從存疑到肯定——黃庭堅書〈砥柱銘卷〉研究》,駁回了自己先前的存疑,理由為從《砥柱銘》的筆法結字來看,其絕大部分的字與其他黃庭堅真跡的用筆結字是一樣的,只是有創作時間上的不同。而從字距行間的習慣來看,《砥柱銘》也符合黃庭堅的創作風格,確定該作品為黃庭堅大字行楷前期到晚期書風轉變期間的產物,最後終於認定這件拍品為“真”。 

  而在傅申先生的專著《從存疑到肯定鑒黃庭堅〈砥柱銘〉真偽》開篇中他即提到:“存疑”不等於否定,有疑而不解,風吹草動,莫不驚心,因此不論是對做學問或人生態度而言,都可能因“疑心生暗鬼”。近期《砥柱銘》易手,引起了眾多的關注,故而重溫舊題,較為細心地爬梳了此卷的有關資料,參考手頭已有的學者意見,一再地思考並自我辨正,得出結論,肯定此卷為山谷書風轉變期的真跡。 

  ■文物有真偽之爭非常正常 

  記者昨日就《砥柱銘》引發爭議一事致電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鑒定專業委員會主任、權威鑒定專家張習武先生,他表示,文物存在真偽之爭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除去考古發掘現場獲得的文物之外,在拍賣行拍賣、甚至在博物館收藏展示的個別藏品都有可能存在是真是假的爭論。在歷史上,一些即使經過《石渠寶笈》著錄、甚至被皇帝把玩過的寶貝,真偽之爭甚至到現在都沒有結束。“文物的真偽之爭一直就存在,有關《砥柱銘》的爭論也沒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但是可以肯定一點的是,不能小看中國收藏家的眼光。能夠斥資4億多元買下幾百餘字的宋人書法,之前如果沒有對此的詳細研究和多方考證,任何一個藏家也不會輕易出手,說一件作品是真是假也不是看幾張照片就能夠草率結論。”而拍賣方北京保利拍賣公司負責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砥柱銘》早已得到很多專家的認可,啟功先生在1983年作為顧問編著的《中國書法全集》就將《砥柱銘》收錄到《黃庭堅卷》,認定為中國學術界存世不多的幾件黃庭堅書法真跡之一。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