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15日電/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開工至今已6年有餘,和水利工程同時推進的是淹沒區大量珍貴文物的搶救性發掘。
日前,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長孫英民接受採訪時稱,由於缺乏統一的文物保管和陳列場所,河南數萬南水北調文物不僅無法得到有效保管和展示,還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呼籲興建一座南水北調博物館。記者採訪中發現,湖北也存在類似問題,如何給出土文物安一個“家”,是亟待解決的難題。
數萬南水北調文物分散暫存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起點在丹江口水庫,庫區有相當大一部分在我省境內,十堰、鄖縣等地均有南水北調考古發掘現場。省文物局三峽(南水北調)文物保護辦公室主任王風竹告訴記者,我省南水北調文物一部分保存在地方博物館庫房,另一部分則在考古發掘現場附近的文物整理基地裡存放。近年來庫區考古不斷有新發現,出土文物數量一直在增長,這兩種保存方式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早在兩年前,湖北南水北調博物館就在十堰開館了。該館館長胡勤說,2006年至今,十堰南水北調考古發掘出土的文物有2萬多件套,館內只存放了2006年到2007年兩年出土文物,其他大部分都還在考古工地或整理基地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