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時報:民進黨可以做個聰明的反對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15 11:13:34  


藍綠不時爆肢體流血衝突。(中評社黃惠玟攝)
  中評社台北7月15日電/中國時報社論說,台灣“立法院”需不需要不同意見?答案毋庸置疑,顯然是肯定的;但是,我們的“立法院”在處理不同意見、或者不同意見尋求表達的方式格外特殊,一是打架,二是退出。在打與退之間,找不到平衡點嗎?當然找得到!而且,常態上是一定找得到,只是碰到“非常態”的時候,就是非打即退的零和遊戲。這次臨時會,民進黨為了兩岸簽署ECFA,打一架後退出,就是典型,其結果沒讓ECFA審查做出不同意見的附帶決議,卻讓臨時會非關兩岸關係或政策的重大法案,完全依照執政黨的意思,該過則過。這個結果也沒什麼不好,問題是:那反對黨的存在還有意義嗎? 

  社論指出,民進黨在ECFA議題上,一路吃癟,原因很簡單,即始終無法在兩岸政策論述上,說服自己擺脫意識形態的束縛。扁政府執政八年,不論該不該開放,在他們手上已經開放絕大多數的大陸農產品,以及兩岸經貿交流和重大投資,而政策法令上管制,也未曾防堵得了民間的實質交流和投資;八年執政,讓民進黨嘗到失去政權的苦果,但奇特的是,民進黨既棄絕不了貪腐的陳水扁,也依舊陷溺於完全無法過半的獨派票源而不可自拔。 

  當黨中央發動反ECFA大遊行的同時,民進黨基層首長已經提出警語,甚至還有首長毫不避諱的公開表明兩岸簽署ECFA,對若干產業的確有利;即使民進黨召集會議,內部見解“不打”遠超過“打”,民進黨團還是無可避免肢體衝突,在一個贏不了的戰場上,輸得更徹底。更遺憾的是,打完一架,民進黨決定退出“這次臨時會”,不為執政黨的兩岸政策背書,結果,“這次臨時會”接續下來審議的法案,不但與兩岸政策無關,還是民進黨始終關心的民生重大法案,包括公務員的任用、退休、撫卹之修法案,還有從農村再生條例草案與災防法的修正案。 

  民進黨退出臨時會,讓“立法院”會議事格外順暢,一天就通過了公務員八五新制的退休法案修正、確立法源讓軍隊主動投入救災任務的災防法,還讓“行政院副院長”兼任災害防救委員會主委,直接提高災防體系位階。這個修法案,緣於去年莫拉克風災之痛,民進黨人不關心嗎?不要忘了,災情最重的屏東縣、高雄縣、嘉義縣,都是民進黨執政縣市,執政者不會管縣市長屬於哪個政黨,只要人民有痛,而政府所為不足,就要改進,就要加強,風災雨災來臨時,民進黨人罵聲震天,天災過後難道就忘了嗎?聲言退出臨時會的民進黨“立委”,有誰拒領臨時會召集所給予的加班薪給?一個只會罵人,卻不會從制度面改善災防建制的政黨,如何還能聲稱自己貼近民意? 

  還有民進黨最介意的農再條例,民進黨執政縣市不乏農業縣,對這些農業縣市的首長而言,能爭取多少是多少,能參與農再基金規劃與利用更好,但民進黨聲言退出後則是將成果拱手讓人。面臨這種局面,民進黨卻依舊選擇不進場而在場外舉行記者會,揚言不排除夜宿凱道。如果民進黨的反對是貨真價實的,就該進場留下表決紀錄,讓大家知道民進黨的立場。農村活化是一個台灣必須面對的重大課題,土地不活化就不可能談人口活化,就很難吸引足夠的年輕人口回流農村,民進黨批評一千五百億的農再基金是“現金綁樁”,的確,現金綁樁不是不可能,但是,到底綁誰的樁?別忘了農業縣市多為民進黨的基本盤,民進黨與其阻擋一千五百億的農再基金,不如想想如何讓這筆龐大的經費,用在該用的地方。 

  雖然民進黨的“國會”席次有限,但終究是最大反對黨,代表至少三成五到四成五的民意,在民生社會議題上,民進黨有很大空間爭取中間選民的認同,畢竟台灣社會發展已經進入文明階段,聲援弱勢、支持環保是一條不可變易之路,方向如此明確,民進黨何須受困於意識形態,為了兩岸政策犧牲自己可以全力發揮的項目?監督,不表示非打架不可;反對,可以有更聰明的做法,民進黨即使不肯成為忠誠的反對黨,總可以當一個聰明的反對黨吧。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