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求是》發表汪洋文章:增創科學發展優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16 15:10:58  


 
  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和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廣東經濟增長整體呈現復甦向好的局面,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新成效,在科學發展進程中邁出了新步伐。一是經濟增長企穩回升。2009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9082億元,比上年增長9.5%,高出全國平均增速0.8個百分點。二是自主創新能力提高。去年全省發明專利申請量32247件,授權量11355件,同比分別增長14.8%、49.3%,數量均居全國第一。廣東區域創新能力綜合指標居全國第二。三是結構調整成效初顯。2009年,全省人均GDP達40748元,增幅與GDP增幅差距縮小至1.1個百分點,是改革開放以來差距最小的一年。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和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均居全國首位。服務業成為經濟增長第一拉動力,全省金融機構總資產達9.33萬億元,首次趕上香港。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分別下降5.8%和5.4%,新增億元生產總值消耗建設用地同比下降11%。四是發展協調性增強。2009年,粵東、粵西和北部山區生產總值增幅分別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6、0.9和1.5個百分點。東西北地區城鎮新增就業上升4.8%,珠三角城鎮新增就業下降21.4%,全省轉移就業人數達128.5萬人,增長20.7%。

  總的看來,廣東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探索實踐上取得了成效,但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的成績不能高估,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遇到的困難不能低估。去年底,胡錦濤總書記視察廣東,要求我們堅定不移調結構,腳踏實地促轉變,當好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排頭兵,這為我們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強大動力。面向未來,我們要進一步增強機遇意識和憂患意識,切實解決“不願轉”、“不會轉”、“不能轉”的問題,創新思路舉措,突出工作重點,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增創科學發展新優勢。

  要正確把握優勢劣勢,探索具有廣東特色的轉變路子。我們提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不能“病急亂投醫”,要科學分析我省的優勢和劣勢,最大限度地“揚長避短”,走出一條符合廣東實際、具有自身特色的轉變路子。一是發揮基於外向的產品優勢,克服外需市場受限的劣勢,努力擴大產品內銷,加快推動經濟發展由外向帶動為主向內外需協調拉動轉變。千方百計為企業開拓內銷市場服務,構建銷售平台,加大與中西部等地區貿易與投資合作力度,實現內外需協調拉動的發展格局。二是發揮傳統產業基礎好的優勢,克服附加值低的劣勢,加快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由價值鏈低端向高端延伸轉變。推進生產製造過程的智能化、集成化、網絡化,推廣使用數控技術等先進製造技術,提高流通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實施名牌培育工程,推動加工貿易企業創建自主品牌,完善產業鏈條,推進交易平台、物流平台、檢測檢驗等公共服務平台建設。三是發揮軟硬環境以及區位比較好的優勢,克服傳統產業比重較大的劣勢,加大招商引資、招人引技的力度,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和高技術產業,用增量稀釋存量。四是發揮市場經濟體制相對完善、財力相對雄厚的優勢,克服人才和科技資源相對短缺的劣勢,把自主創新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核心推動力,加快推動經濟發展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充分利用市場機制在全國乃至全世界範圍配置人才和科技資源,實現“廣東製造”向“廣東創造”轉變。五是發揮區域間競爭活力強的優勢,克服區域間互動合作相對不足的劣勢,推動跨行政區域資源配置,加快實現經濟發展由單極拉動向城鄉區域協調拉動轉變。要堅持跨行政區劃配置資源,進一步推動“雙轉移”,深入實施提升珠三角帶動東西北戰略,大力推進扶貧開發“規劃到戶、責任到人”,實現全省區域城鄉協調發展。

  要堅持改革創新,調動方方面面參與轉變的積極性。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是一項重大的系統工程,事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需要動員全社會,努力營造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良好氛圍和環境。首先,尊重群眾首創,充分發揮基層的積極性。要圍繞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制定“問政於民、問計於民、問需於民”意見。其次,突出市場主體作用,充分調動企業的積極性。加快構建服務型政府,激發市場主體作為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生力軍的活力。完善市場准入標準,加大節能減排節地、知識產權保護等執法力度,通過制度約束機制,引導企業轉型或轉移發展。再次,強化考核導向,充分調動廣大幹部的積極性。進一步完善幹部考核評價辦法,改進考核方式,強化幹部問責,推動各級幹部自覺投身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實踐。最後,要堅持先行先試,率先形成有利於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體制機制。在全面梳理現有政策規定的基礎上,推動行政體制、要素價格、投融資體制、環保、土地等重點領域與關鍵環節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構建起一整套有利於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政策體系。

  要加快知識轉型,加強幹部人才隊伍建設。從某種意義上說,能否打贏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這場硬仗,取決於我們幹部人才隊伍是否具備適應新形勢要求的知識結構。要打造一支規模宏大、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適應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需要的幹部人才隊伍。通過大規模培訓幹部,使領導幹部不僅有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良好願望,而且具備領導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高超本領,做一個有勇有謀、有思路會操作的新型領導幹部。要提高幹部執行力,大力倡導不折不扣抓落實的精神,以強大的執行力來促轉變、促發展,在抓落實上見分曉、比高低。

  (作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廣東省委書記)(原載《求是》雜誌2010年第14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