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默克爾“向東看” 中德規劃政經合作新藍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17 09:50:32  


 
  “歐洲市場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是中國外匯儲備的主要投資市場之一。”溫家寶的這一表態,無疑為陰雲密布的歐洲市場打了一針“強心劑”。

  “現在中德一天的貿易額比建交之前一年的總額還多。而同為實體經濟大國、製造業大國和貿易大國,中德兩國不僅可以攜手應對危機,未來的合作同樣大有作為。” 前中國人民外交學會會長、前中國駐德國大使梅兆榮說。

  在16日簽署的合作協議中,中德有關部委簽署的關於氣候保護和電動交通工具合作的諒解備忘錄、擴大中德環境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以及西門子、戴姆勒等知名德國企業同有關中國企業簽署的涉及數十億美元的合作文件引人注目。

  “這些協議既有政府和部委間的協議,又有企業之間的合作文件;既針對氣候變化和環境保護等長遠目標,也有實實在在的經貿合作項目;既有傳統的經濟技術合作,又拓展了在環保和新能源等新領域的合作,從廣度和深度上都相當突出。”梅兆榮表示。

  此訪中,溫家寶還將與默克爾共同在陝西參觀電動汽車企業,這被分析人士視為中德擴大新能源領域合作的積極信號。

  “在新能源領域,不僅德國有資金和技術,中國企業也開始了積累,雙方的合作不僅可以面對各自國內和對方市場,還可以共同開辟第三方市場,實現雙贏。”一位科技部官員表示。

  面臨“後危機”時代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中德兩國在聯合公報中表示,要加強經濟政策磋商和宏觀經濟領域合作,推進全球經濟治理改革,反對一切形式的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

  在歐盟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問題上,默克爾表示這一問題應早日得到解決,中國領導人也對此表示讚賞。

  此間分析人士也認為,中德合作並非“重經濟、輕政治”,而是政治經濟“兩條腿走路”。中歐在氣候變化、核不擴散和可持續發展等全球性問題和一些地區熱點問題上都有共同或相近的立場。

  雖然中德、中歐關係並非“無縫銜接”,一些歧見和誤解仍需要時間“撥開迷霧”來加以消除,但“我們不希望看到歐洲困難纏身,因為我們互相依賴。”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中方外交人士表示。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