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國人的方式表達意見
長期以來,出於“破財免災”的傳統想法和對於法國警方破案效率的失望,再加上一些受害人沒有合法的居留身份,華人華僑在權益遭受侵害時往往默不作聲。據遊行活動組委會發言人張海平介紹,雖然此類治安問題由來已久,但華裔群體因此走上街頭遊行示威,在法國乃至歐盟國家尚屬首次。
遊行之後,人們欣喜地看到,華人華僑的處境開始為外界所關注。因此,打破傳統、走出沉默,尋求以當地人思維易於接受的方式伸張自己的訴求,是今後華人華僑維護自己權益的一個方向。這正是此次大遊行對日後華人華僑維權所產生的借鑒意義。
曾經沉默不語的華裔群體這次選擇了法國人表達意見的慣常方法——遊行,並在遊行前後幾次對中外媒體召開新聞發布會,指定兩名精通中法文的華僑負責與媒體溝通,取得了對外宣傳的良好效果。難怪法國《歐洲時報》評論說,這次大遊行堪稱華人華僑維權史上的里程碑。
當然,維權需要以守法為前提。否則,本來有道理的事情也變成了無理。如上文所述發生在6月1日的美麗城槍擊案,中國駐法國大使館公使劉海星說,使館支持華人華僑為維護自身權利而伸張正義,但非法持槍無論在中國還是法國都屬於違法行為。與之相比,6月20日遊行時,為避免遊行群眾出現過激情緒,組織者在遊行前積極準備安排,向法方申請警力至現場維持秩序,並組織志願者在遊行現場疏導指揮,有效避免了不愉快事件的發生。
更具有建設意義的是,去年成立的法中友好法律援助協會集合了法國社會和華人華僑中精通法國司法體制的力量,旨在為權益受到侵害的華人華僑提供法律幫助,避免旅法同胞因語言文化不通又不諳法律而無力維權。
積極融入當地社會
更深層的工作是,當地華人如何更好地融入法國社會,積極地參與當地政治,謀求應得的社會地位。
據法國地緣政治學博士、中國問題專家皮埃爾•皮卡爾估計,法國現有華人移民60萬左右,一大半生活在巴黎及郊區。而巴黎華人華僑又主要集中在13區、美麗城等幾個區域,形成據點式的華人社區。正因為華人圈子相對自成體系,對外封閉,移民到法國的華人華僑並不需要與外界發生太多接觸也可自謀生路,造成有些華人來法幾十年仍然無法用法語與當地人順暢溝通。
除留學生外,大批華人華僑以經商打工為在法主要謀生手段,例如溫州人大多經營家具、皮革、首飾等生意,而餐館、超市等也是華人華僑在法慣常涉及的行業。隨著國內改革開放後大量留學生走出國門,旅法華人華僑中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進入法國企業、學校和科研機構,但能真正融入法國社會生活者比例不高,進入法國政界的華人更是寥寥。
對此,生在中國、成年後留學法國、後擔任法國公務員的華人朱元發建議說,融入的第一步是努力學習掌握法語這個交流工具,理解當地的歷史與文化,突破與當地人交流的語言與文化障礙。二是要勇於走出華人圈子,參與法國社會政治活動。三是積極展開民間交流活動,華人社團要對法國社會開放,讓法國人有機會了解和信任華人社會,並最終讓華人社會成為法國社會不可或缺的有機組成部分,而不是與世隔絕的獨立小群體。相對於短暫的遊行,這些工作無疑任重道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