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三峽大壩成功抵禦建庫以來最大洪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20 16:47:09  


 
  中下游兩湖水系來水也較平穩。城陵磯水位為32.51米,在警戒水位左右波動;湖口在18日出現最高水位20.20米後轉退,目前已退至警戒水位以下。

  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董事長曹廣晶說:“三峽樞紐完全具備抵禦98800立方米/秒洪峰的能力。”三峽水利樞紐工程設計防洪標準是正常運用情況為千年一遇洪水,峰值流量為9.88萬立方米/秒。

  三峽集團公司總經理陳飛亦表示,大壩能戰勝特大洪水,得益於“三大法寶”:精準的流量預測、巨大的防洪庫容、科學有效的調度。

  三峽集團公司的測控系統已經覆蓋三峽上游的60萬平方公里流域面積。加上大渡河、雅礱江上一些其他單位的測控系統,上游流域水情測控達到了80%以上的覆蓋率。早在17日,此次洪峰的流量規模和到達時間就已被精確預測。

  三峽工程是抵禦長江洪水的關鍵性骨幹工程。即便長江上游出現百年一遇洪水,三峽水庫也可從145米水位起調到167米,控制下洩水位不超過5.67萬立方米/秒,以確保長江中游的沙市不超警戒水位。

  三峽工程下游洪水較大,洞庭湖、鄱陽湖等地區降雨量大、水位高時,即使長江上游來水不是很大,三峽工程也要控制下洩,確保下遊行洪暢通、安全。

  陳飛表示,此次洪水峰值雖然較大,但仍在三峽工程設計範圍內,不屬於超標準洪水。在整個長江主汛期,三峽水庫都處於隨時可以攔蓄洪水的狀態。三峽水庫的防洪庫容可以通過“攔蓄——控洩——攔蓄”不斷重復利用,使防洪功能充分發揮。

  在三峽樞紐梯調中心,一塊大屏幕佔據了整面牆壁,上面顯示著三峽上下游各大支流、水庫水位等實時信息。工程師們匯總分析後,及時向長江防總提出出庫流量調整建議,防總在綜合考慮上下游水情後,再向三峽下達調度令。今年入汛以來,長江防總已向三峽發出14次調度令。

  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三峽梯調中心主任袁傑說,本次洪水過程與1998年夏的最大區別就在於有無三峽工程。如果沒有三峽工程,7萬立方米/秒的洪峰到來時,位於長江中游的湖北等省市將不得不派出“千軍萬馬”上大堤抗洪。

  1998年夏,長江發生了自1954年以來的第二次全流域性大洪水,先後出現八次洪峰,宜昌以下360公里江段和洞庭湖、鄱陽湖的水位,長時間超過歷史最高紀錄,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