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後ECFA海西發展提速 香港不應缺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20 20:51:29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李慧琼(右二)、暨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封小雲(右一)20日在香港公開發表題為《搭海西快車 做大“香港服務”──香港積極參與海西區發展研究報告》,福建社團聯會榮譽主席林廣兆(左二)和副主席姚加環(左一)出席記者會。中評社記者攝
  中評社香港7月20日電(記者 羅德儀 郭家靜)6月29日,海協會與海基會在重慶舉行的第五次“陳江會”,雙方簽署了“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加強了海峽兩岸的經貿關係。後ECFA時代,香港面臨的挑戰和機遇為何?香港可扮演什麼角色?這些都成為學界、政界及社會關注的議題。

  暨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封小雲20日在此間指出,福建省及國務院都把推進香港與海西區的合作置於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香港對於海西區發展的回應仍然是慢半拍。海西區對香港釋出的極大期待,仍然是隔空叫陣,香港仍未積極回應和實際參與。

  她認為,在兩岸已簽署ECFA,海西區的經濟發展開始提速,海峽經濟區逐步形成的大形勢下,海西區的發展香港不應缺位,香港要積極參與這一地區的成長進程,在這個過程中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化解危機,由此提升香港在中國區域發展中的競爭力。

  民建聯與暨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封小雲合作,由去年開始展開研究,針對香港在海西區的崛起中的角色提出建議。研究報告題為《搭海西快車 做大“香港服務”──香港積極參與海西區發展研究報告》,20日在香港公開發表。

  海西與港是合作非競爭關係

  報告表示,香港對珠三角、長三角與京津地區的輻射作用與角色開始淡化,而海西區作為國家主體功能區中的重點開發區,處在高速發展階段,香港對這個區域的平台作用與角色十分凸出。經濟發展水準也決定了香港對海西區的強大輻射功能,海西與香港的關係主要是合作,而非競爭。

  報告提出,香港應與海西建立多層次合作協調機制,推動建立海西區與香港政府的高層聯席會議機制,並適時設立香港政府駐海西區經濟貿易辦事處;兩地亦應推進半官方機構和民間商會與協會的對口合作機制,構築兩地的經貿、投資交流的服務平台。

  加快搭建與海西區合作八大平台

  福建省提出海西區的建設必須搭建閩港合作八大平台,包括:聯合招商平台、基礎設施與公用事業領域合作平台、金融合作平台、中小企業合作平台、物流業合作平台、旅遊合作平台、貿易合作平台與人才合作平台。就此,報告認為,八大平台實際上體現了香港在海西區的角色與定位,並且很可能被列入國家正在制定的海西區發展規劃。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