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未來我們怎樣“說話” 方言會成“絕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21 10:38:09  


  近日,大城市如何“說話”成為不少人關注的熱點。在全球化大背景下,應該怎樣看待普通話和方言的關係,“漢英”問題該如何對待,未來一代該如何選擇……

  日前,在青海西寧市召開的“第七屆中國社會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上,180餘名海內外的語言學家就大城市的“說話”問題展開討論。

  方言會成為“絕唱”嗎?

  將產生大量新“方言”

  不論是廣州“粵普之爭”還是“上海話”風波,面對外來文化和強勢語言的“入侵”,當地居民都表現出焦慮和擔憂:千百年傳襲下來的“說話”方式,會成為“絕唱”嗎?

  事實上,隨著全球一體化,語言的多樣性正在遭到嚴重破壞,全球每年平均消亡的語言有數十種。據預測,在21世紀末,全世界約90%的語言可能被強勢語言取代。而幸存下來的,則將是那些大國的國語或與外界長期隔離的小方言。

  更令人擔憂的是,全世界仍有兩三千種語言沒有詳細的記錄,而這些語言可能在幾代人以後就會消亡。專家們認為,語言資源的消逝,必將導致全球多元文化的逐漸消退,從而使人類失去彌足珍貴、多姿多彩的傳統文化、思維和表達方式。生物多樣性的減少已經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重視,但對語言多樣性的危機我們重視得還很不夠。

  全球如此,那中國語言多樣性的未來又如何?專家們指出,少數民族語言大多將瀕危或消亡,能長久保存的將是文字。歷史較長的民族語言將繼續存在,如藏語、蒙古語、維吾爾語等。大多漢語方言瀕危或消亡,能長久保存的將是幾個大城市的方言,如上海話、香港和廣州粵語等,同時還將產生大量新的“方言”,即地方普通話。在未來,漢語方言的差異只是口音不同,而非不能溝通。

  語言能和諧共處嗎?

  “推廣普通話,善待方言”

  與百姓自發的保衛方言的舉動相比,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游汝傑則更贊同“推廣普通話,善待方言”。他提倡,普通話用於正式場合或公共場合,方言用於私人場合,構建雙語和諧社會。

  游汝傑認為,當前許多城市都是雙層語言社區。有調查顯示,上海大中小學生在家庭交際場合,使用上海話的平均比例為53%。上海人相互之間的交流,上海話的使用頻率占80%以上。而在香港和澳門特區,粵語不僅是私人場合用語,也是公共場合的通用語言。

  在表達思想感情和地方文化方面,方言比普通話往往更具優勢。同鄉人在外地相遇,互相認同最直接可靠的依據就是鄉音。在海外說漢語方言的華人超過3000萬,粵語、閩語、客家話都被當作中華民族認同的標誌。許多海外華人只能說某一種漢語方言,並不會說普通話。方言是聯結他們與祖國的情感標誌。

  “檢驗一項語言政策的成功與否,很重要的一點就看其是否達到了平衡。”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所研究員、中國社會語言學會副會長蘇金智認為,我國各地方言差別很大,不推廣普通話不行,方言不保護也不行,關鍵是如何科學平衡。人們要多學幾種語言,少數民族學生在學好其它語言時,一定不能丟了本民族語言。

  澳門以漢語和葡萄牙語為官方語言,英文是博彩業、商務、金融業、高等教育範疇的通用語文。在漢語內部,除粵語之外還有閩語、吳語、客家話和普通話,語言狀況複雜。“若要保持社會和諧發展,語文選擇、語文協調十分重要”。來自澳門的中國社會語言學會名譽會長程祥徽教授認為,普通話與粵語,兩者都是全民共同創造的精神財富,它們彼此吸收有益的養分,同步發展,滿足社會需要,促進社會和諧。澳門面臨的問題是要制定和執行尊重官方語文、善待其他語文和方言的政策,切不可因為政策的錯誤和措施的失當而導致語文之間的對立,語文的對立有可能帶來族群之間的衝突。

  漢語能風靡全球嗎?

  不宜誇大影響力

  中國社科院方言研究專家張振興至今還收藏著兩年前一家報紙的廣告,那張廣告整版只登著幾個字“英語決定你的一生。”張振興說,“作為一名語言工作者,廣告給我的刺激很深,英語固然重要,有必要這麼誇張嗎?”

  從目前看,國人對英語的重視程度已超過歷史上任何時期。雙語幼兒園出現了,雙語學校及入學人數以每年20%多的速度在增長,針對成人的各種培訓班層出不窮,令人眼花繚亂。留學日趨低齡化,近年放棄國內高考而直接參加“洋高考”的學生每年增加約10萬,最近上海自主招生的4所院校也不考語文而考英語。

  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高一虹卻認為,目前學英語的人群確實很大,但真正高水平的人還很少,這是一種結構性的缺陷。據介紹,全國初中以上人群學英語的在93.8%以上,其中能夠自由閱讀、交流的僅占3.26%,能夠借助工具書閱讀的占12.67%,能夠看懂簡單句子的占43.23%,看不懂的占28%。同我國的發展需要相比,國人學外語才剛起步,路還很長。

  除了冷思考“英語熱”,不少專家還在思考未來漢語能否像英語等語種一樣風靡全球。有專家認為,漢語影響力越來越大不容懷疑,但也不要誇大。英語等強勢語言是幾百年殖民統治逐漸形成的結果。漢語走向世界,需要通過相互之間的平等交流實現,二者不宜相提並論。

  在張振興看來,最緊迫的也許是“漢語內部的整合、應該採取的語言政策,以及對外傳播應當採取的方式和手段等”。(來源:人民日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