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不可避免的是,美國無論哪個政黨的國會議員都試圖把國內的問題歸罪於別人。右翼的文化保守派和左翼的勞工支持者都在告訴選民他們的問題是中國造成的,更多的美國人想知道為什麼失業率10%的國家不能說服經濟增長率10%的國家尊重貿易規則,在國際舞台上發揮更加"負責任"的角色。
為了處理利益分歧問題,美國官員必須首先接受存在問題的事實。華盛頓的行為繼續表現出似乎北京拒絕承擔更多國際責任只是因為中國的發展中經濟還沒有準備好,一旦它達到了沒有明確定義的成熟狀態,中國領袖就會看到與華盛頓合作的意義所在,願意與美國一起為國際政治和全球經濟的穩定做貢獻。這種假設是建立在認為中美關係持續維持正和關係的觀點,對一方有利的發展對另一方也有利。
從更長遠的角度看,這或許是真實的。華盛頓很聰明繼續尋求與中國的更加密切的經濟融合,規範化兩國的戰略對話,試圖努力達成G-2合作模式的最終實現。但在現在和2020年之間,華盛頓和北京必須處理中國的自由市場和國家資本主義之間的衝突而造成的分離和摩擦的事實,對稀缺資源的爭奪將推動兩國走向衝突。北京已經認識到這個變化,華盛頓顯然還沒有。
如果中國和美國在2020年之前在最小限度的衝突下共存,美國政策制訂者應該區分兩國關係中的正和和零和因素。在兩國利益重合的地方,美國官員應該努力確保美國的經濟力量、政治影響力和軍事實力繼續盡可能地保持對中國的下一步發展的價值。抗拒保護主義的誘惑不容易,尤其是在空前的高失業率繼續困擾美國經濟的時刻,尤其是考慮到國會議員有充足的理由把中國當作替罪羊的傾向。在華盛頓毒化的政治氣候下,左右兩邊的機會主義者都會把與中國的合作指責為"綏靖"。但美國在人民幣匯率、貿易不平衡、或者在中國投資美國資產的所謂危險等問題上,承擔不起沒有必要的政治嘩眾取寵的代價。為了美國的經濟利益持續施加壓力是一回事,保護主義的姿態是另外一回事。簡而言之,美國政策制訂者應該盡一切可能創造確保相互摧毀的經濟共同體,確保北京知道對美國經濟來說糟糕的日子對中國經濟也是糟糕的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