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央日報指撤飛彈才能建兩岸軍事互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02 13:00:06  


  中評社台北8月2日電/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的社評說,大陸軍方日前強調,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包括撤飛彈及軍事部署等問題,都可以討論。國際間對此普遍歡迎,但台灣無論朝野,都認為難以接受。
  
  大陸國防部新任發言人耿雁生日前表示,大陸一直呼籲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上,商討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定。為穩定台海局勢,減輕軍事顧慮,兩岸可就軍事問題適時進行接觸交流,探討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問題,按照“先易後難、循序漸進”方式推進。有關撤飛彈、軍事部署問題,都可在此過程中討論。
  
  社評說,由於軍方一向被視為是中國大陸的強硬派,耿雁生的談話又是大陸軍方首次對此發言,因此國際間高度重視。各國普遍認為此舉雖在軍事上的意義不大,但具有強烈的政治象徵意義,可能是兩岸關係突破的重要訊號,甚至是兩岸落實和平的第一步;相對地,台灣的反應卻大異其趣,除了在野的民進黨嚴詞抨擊,執政的國民黨政府也明白表示,無法接受一中框架條件。
  
  社評稱,台灣與國際間的反應何以迥然不同?主要是目前與大陸建交的國家,除了美國之外,全都接受“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中國的主權不容分割”的說法;至於美國方面,雖只強調“認知”而非“承認”,但也認同“一個中國”原則,所以各國對於大陸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並無異議;而對大陸願意撤飛彈、兩岸增加政治對話與互動,當然是樂觀其成。
  
  社評又稱,對台灣而言,大陸軍方表態願意撤飛彈,固然是正面訊息,不過,解放軍對台導彈,多數屬於機動型,單純轉移飛彈部署,在軍事層面上毫無實質意義;再加上大陸只提一個中國框架,而不談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台灣如果全盤接受,無異是自我矮化,既失去對等尊嚴,更形同放棄“國家主權”。
  
  社評稱,此外,按照耿雁生的說法,大陸是要先探討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然後再談撤飛彈;而台灣方面則一貫強調,軍事互信機制與和平協議並非不能討論,但現在時機尚未成熟,如果大陸真有消除敵意及促進和平的善意,應該先主動撤除飛彈,然後再談如何建立軍事互信機制。
  
  社評稱,兩岸在談判之前各有立場,不難理解,大陸當局之所以一直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也有其不得不然的苦衷;不過,兩岸若想建立軍事互信機制,撤飛彈不但有迫切性,更是必要的前提。
  
  社評稱,毋庸贅言,大陸在過去兩年來,的確對台灣讓利不少,大幅減輕了台灣受金融海嘯的衝擊;但在另一方面,大陸方面對台的軍事威脅也有增無減。過去十年來,大陸瞄準台灣的飛彈成長了十倍,特別是最近兩年,從2008年三月的一千四百枚,增加到今年底的一千九百六十枚;去年大陸進行三十多次軍事演習,其中有二十三次具有對台高度針對性。
  
  社評稱,總之,大陸方面以“一個中國”原則做為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的前提,既不可行,倒不如先主動撤除飛彈,以累積台灣人民對大陸的信任,這才是促進兩岸和平,建立互信機制,最有效的作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