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北京學者:尋找漢字繁簡統一最大公約數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02 15:40:43  


華學誠:他贊成現代漢字印刷體實現統一。(中評社李仲維攝)
  中評社台北8月2日電(記者 李仲維)北京語言大學教授華學誠今天在台北的一場研討會中表示,他贊成“漢字統一”,而實現“漢字統一”需要解決最棘手的問題就是如何找到繁簡統一的最大公約數。

  第十五屆中國現代化學術研討會今天在台北實踐大學舉行,華學誠在會中表示,他贊成現代漢字印刷體實現統一,統一的方法或途徑,是以大陸簡化漢字為基礎,展開深入研究,既要遵循漢字發展規律和結構規律,又要照顧到全社會的約定俗成,改其必改,改其該改,制訂出《通用規範漢字總表》做為用字規範,同時為日、韓等非漢語國家改造改進所用漢字提供參考。

  華學誠認為,漢字統一只能針對印刷體,不可能去統一手寫體,因為不同的人甚至同一個人在不同年齡階段、不同場合所使用的手寫體都會有所不同,所以手寫體永遠不可能統一。

  廈門大學中文系教授曾良也建議編纂繁簡體對應的詳細字典,兩岸學界可以聯手進行研討,因為目前一些字典並不能很好地反映繁簡體字的具體使用情況。

  曾良認為,為了適應時代需要和文化傳承,“識繁寫簡”不失為一個好辦法,從現實的情況看,掌握簡體字,再去認識繁體字,並不是很困難的事,同樣,掌握了繁體字,再去認識簡體字,也不會太費事。

  台灣淡江大學教授傅錫壬指出,大陸文字的改革是嚴謹的,不該一筆抹煞,而現行兩岸文字的並用,也確實存在歧異,他認為,書寫文字不僅是專家之事,更是庶民之事,文字繁簡的變革,應該以人民需求為依歸,兩岸文字的整合不應僅止於轉換,目前電腦轉換功能雖能解決問題,但並非根本之計。

  傅錫壬建議,目前要兩岸任何一方拋棄現行文字去遷就另一方,是不可能的事,但就文字使用的相近習慣做部分整合,則正是時機,他建議在教學上,應該“由繁入簡”,在書寫上,則“繁簡由之”,這兼顧了造字與用字的雙重功能,並非誰被誰統合的意識之爭。

  傅錫壬也建議台灣民眾可以嘗試認識簡體字,因為多認識一種語言就多一種工具,何況以繁體字的基礎去認識簡體字,更是容易得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