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與美國:尋求亞太戰略新定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08 00:11:52  


 
  中國是地區性大國,這點毋庸置疑。但若說中國是地區性的海洋大國,則可能受到西方精英的排斥。黑格爾早就斷言海洋沒有影響中國的文化。在近代,中國因為沒有強大的海軍,遭受了甲午戰爭的失敗和台灣島的分割。現在,中國擁有300多萬平方公里的海疆,更需要強大的海軍去保護。隨著中國的崛起,中國海洋意識的覺醒是必然的趨勢,也是合理的發展。當今中國是世界貿易大國,也是能源大國。在亞太地區,分布著一些關鍵戰略通道,控制著中國與主要貿易大國和國際市場的海上運輸線。此外,中國海域蘊藏著豐富的海洋資源,這些資源對於中國經濟的建設是極其寶貴的。過去,中國由於落後處於挨打地位,難以守住海疆邊防線;今日中國逐漸強大,不會輕易放棄屬於自己的海洋權益。因此,中國自然應在亞太地區追尋新的戰略定位。中國要做一個海洋大國,其戰略視野將從廣袤的陸地轉向浩瀚的海洋。

  對於兩國在亞太地區戰略定位認識上出現的這些變化,中美似乎缺少機會正面溝通,對於雙方在亞太地區的戰略意圖不是很清楚。在民間層面,兩國學者觸及到了這些問題。哈佛學者陸伯彬曾提出,只要中國認可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長期存在,兩岸統一不是個問題。也有中國學者表示,中國只要其海洋權益獲得尊重,願意與相關國家擱置分歧,共同開發海洋資源。可惜,目前美國的戰略思維尚未適應新的變化。在美國,除了約瑟夫.奈提出“中美在亞太地區的博弈不是零和遊戲”外,還有不少人認為,如果承認中國是亞太地區的海洋大國,等於放棄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大國地位。這顯然是一種冷戰思維。

  其實,承認美國作為亞太地區國家與中國作為海洋國家的戰略地位,兩者之間並不矛盾,甚至是互補的。中美有著密切的貿易投資關係。中國戰略重心逐漸傾向海洋,不僅給亞太地區帶來安全穩定,也使中國擁抱海洋文明,變得更加寬容和開放。衝突無法解決中美因戰略定位變化而引發的矛盾,只有合作與對話才是改善中美關係、建設和諧亞太的有效途徑。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