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國頻繁軍演凸顯對中國的戰略猜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11 00:26:26  


 
  三

  回顧中美關係的發展可以看出,雖然中美之間經濟上的相互依賴在加深,美國在解決諸多全球挑戰時越來越離不開中國的合作,但美國並未把中國看作真正的朋友,對華“接觸加遏制”的戰略始終沒有改變,變的只是說法。今年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提出要在“尋求與中國發展積極的、建設性和全方位的關係”的同時,還要“密切關注中國的軍事現代化進程,並做相應準備,以防美國的地區、全球利益及盟國利益受損”,就是這一思想的體現。美國學者李侃如去年年底在奧巴馬訪華前接受記者採訪稱,中美關係三十年來最大的失敗就是沒有建立起戰略互信。那麼中美之間為什麼沒有戰略互信呢?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中國問題專家戴維・蘭普頓6月份發表的一篇題為《受到制約的力量:美中關係中戰略上相互猜疑的根源》的報告中提出,中美戰略上的相互不信任是對中美關係的一項核心挑戰。他在文章中總結並分析了中美缺乏戰略互信的四個來源:第一,認為中美之間面臨的問題沒有“雙贏”的解決辦法。第二,對中國的誤判,美國人面對中國實力增強時過度警惕美國的弱點。第三,中國“改變遊戲”的願望,中國領導人和民眾認為中國應該在全球事務中有更大發言權,民眾對美國的干涉的容忍程度“大大下降”。第四,挑戰和應對的動態關係,美國和中國都把對方看做首要情報目標,彼此的行動也要與對方的行動協調。行動——反應的循環導致挑戰與應對的無限制上升,從而造成更大的不安全。

  這四點確實是中美之間缺乏戰略互信的重要來源。而且,正如蘭普頓在文章中所說,應對和減輕戰略不信任將是一項長期和多方面的任務。但兩國應始終朝這一方向共同努力,在相互交往中切實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妥善處理敏感問題,通過交流增加戰略互信。否則,不僅會影響地區和平和周邊國家利益,亞洲區域的合作也將受到牽制,而且最終會影響中美兩國之間的合作,損害彼此的國家利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