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日本的無奈選擇:當亞洲的加拿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13 11:26:19  


  中評社北京8月13日電/環球時報刊登日本企業中國研究院執行院長陳言的文章說,日本應對中國的心理正在發生變化,無論是走寄生之路,還是當亞洲的加拿大,對日本人來說都是無奈的選擇。儘管日本企業對中國市場和中國遊客都表現得更為上心,但日本究竟會不會重新走上寄生於中國的老路,我們還無法從日本商人臉上的笑容以及日本企業表現出的恭順中看出眉目。 

  全文如下:

  在炎熱的東京,觀光大轎車開足了空調,把一車車中國遊客運送到銀座高級百貨公司的門口。眼睛直勾勾看著歐美名牌的中國觀光客,嘴裡說著“比北京便宜”、“比上海便宜”,把一件件名品掏錢買下。最優秀的日本店員就在中國遊客的身邊,會中文的店員也隨時準備為不會日語的遊客擔任翻譯。觀光大轎車在客人都下車後也一直開著空調,以保證中途回來將購物袋放回車上的觀光客一點也不會有不舒適的感覺。

  翻翻日本報紙,一些名不見經傳的中國企業收購日本公司的消息不時刊登在最顯眼的版面上,基本上也沒有反對的雜音。只要發出一則和中國企業建立了資本合作的消息,公司的股票價格便會躥升很多。即便沒有和中國建立合作關係,企業也一定要把在中國的業務狀況做詳盡的解說,因為日本股民很多時候就看這些內容。在歐美日市場已經飽和的時候,日本企業深知開拓中國市場比什麼都重要。

  20年前拿著大把日元去世界各地瘋狂購物的日本遊客,今天改為在廉價小店仔細挑選商品,失去了往日的霸氣。雖然傅高義的《日本第一》在舊書店偶爾能夠看到,但書店中談日本經濟從“失落的十年”走向“失落的二十年”的書,更引人注目,談中國GDP總量就要超越日本的雜誌更是琳琅滿目。政治上的動蕩,民主黨政權的幻滅,比經濟上的失落更真切地反映了日本的現狀,一種無奈、無望在社會上徘徊著。

  “在過去一兩千年裡,日本一直寄生在中國文化軀體上,靠著中國文化的養分,走向了這100多年的強盛。在中國經濟總量超越日本以後,日本還會回到寄生道路上的。”一位從事中日關係研究的日本大學教授告訴筆者。背靠大樹好乘涼,寄生在巨大無比的中國身上,日本就能衣食無憂。過去是這樣,今後還走這條路也不足為奇。

  而日本的外交官對“寄生論”多少有些不滿。如果從寄生的角度來談過去的日本,似乎找對了路子,但現在的日本已經是世界政治經濟文化大國,繼續走寄生之路恐怕不是日本的最佳選擇。一位熟悉美國的日本外交官認為,日本應該走美國近鄰加拿大之路,“有一個強大的美國在身邊,加拿大就能保持長期的富裕穩定。中國走向強大,同樣讓日本有了當加拿大的可能”。但加拿大還是資源大國,在社會文化各個方面與美國有著極為融合的一面。日本雖是中國的鄰國,走加拿大之路仍很不容易。

  日本應對中國的心理正在發生變化,無論是走寄生之路,還是當亞洲的加拿大,對日本人來說都是無奈的選擇。儘管日本企業對中國市場和中國遊客都表現得更為上心,但日本究竟會不會重新走上寄生於中國的老路,我們還無法從日本商人臉上的笑容以及日本企業表現出的恭順中看出眉目。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