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14日電/有了牛奶,有了火腿,可以看電視,可以聽廣播……特大洪水泥石流災害發生後的第七天,經歷過缺水少糧的舟曲災民生活條件正逐步改善。
儘管,他們離正常生活還很遙遠。
14日早晨,天濛濛亮,舟曲的天空飄著細雨。
新華社報道,在舟曲一中安置點,起床不久的災民從藍色的帳篷裡鑽出來,不慌不忙地走到“青年志願者服務站”領取早餐——一袋純牛奶、一包方便麵、一瓶礦泉水。
“有牛奶了,早餐很不錯。昨天也睡得不錯吶!”67歲的李開山說。
服務站工作人員孫亞雲說,800袋純牛奶昨天下午剛送到舟曲一中。“各個安置點早餐都不一樣,有的還有火腿腸呢!”她說。
在舟曲一中教學樓外,幾個老鄉坐在小板凳上看電視,現在播放的是甘肅台早間新聞。
61歲的尚開生說,他平時在家就愛看電視,現在安置點也有電視了,可以及時了解災情和救援進展。
“全國各地對災區那麼關心,送來那麼多物資。”他說,“現在災區條件好多了,生活基本滿足了。”
尚開生說,昨天他還領了一台收音機,晚上聽著廣播入睡。
截至13日16時,舟曲縣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已造成至少1156人遇難,588人失蹤。災後,政府分別在舟曲一中、三中、黃廟山3個點搭起了123頂帳篷,接收受災群眾1552人。幾天來,大多數災民白天在泥石流廢墟上挖掘親人遺體,夜裡回到帳篷休息。
尚開生說,幸運的是他家沒有人員傷亡人,但家裡房子沒了,財物到現在還沒搶救出來。
14日,近7000名搶險救災戰士和武警部隊在繼續搜救的同時加大了泥石流清淤和全面恢復交通的力度。
在縣城中心地帶,曾經被一米多深淤泥埋沒的南街終於重見天日,部分商鋪已經重新開張營業,居民拎著大桶小壺在路邊排隊取飲用水。
甘肅省政府新聞辦13日通報,在各部門全力搶通生命線工程後,目前災區水、電、路、通訊基本恢復正常。
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調往災區的30個可降解的移動廁所也正逐步投入使用。
甘南藏族自治州建設局局長王建軍說,泥石流災害發生後,縣城內原有的公廁全部被沖毀,民眾和救援人員上廁所很不方便,移動廁所的到來可以一定程度緩解災區的“上廁所難”。
在縣政府大樓門口,公安、電信、郵政部門紛紛搭起帳篷開展業務。一個來自山東的志願者也擺起了攤兒,為災民和救援官兵免費推拿按摩、縫衣服、修眼鏡……
“腰扭傷,肩膀脫臼,褲子爛了,鞋子壞了,皮帶打眼……好多人找我。”他說。
舟曲縣位於秦嶺西部,境內峰陡谷深,屬於典型的高山峽谷地形,脆弱的道路交通給救援帶來了極大挑戰,大部分救援物資只能暫時堆放在離縣城17公里外的兩河口中轉站,再由人扛肩背或者小型農用三輪車運進災區核心區。
在災民安置點,目前床和被子還相當緊缺。
甘肅省民政廳廳長田寶忠說,由於交通不便,大批行軍床不能及時運進來,一中、三中兩個安置點至少缺610張床,“床我們有,就是運不進來”。
他說,當地政府已開始動員自願者和災民把附近建築工地的建築用磚搬來,墊高帳篷底部再加上一層防水地鋪,讓災民雨夜也能睡個好覺。
原來家在白龍江畔的房芬蘭一家現在與其他三戶人家共14人擠在一個帳篷裡,在大約6平方米的地方擺了三張床,下面是紙皮墊起來的“地鋪”。
“在這裡吃得還行,就是睡覺潮氣大得很,早上起床都腰酸背痛。”她說。
房芬蘭5歲的兒子躺在地上,用被子把自己裹著緊緊得,聽到這句話,他露出個頭,朝媽媽笑了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