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美核動力航母對華亮劍 凸顯戰略焦慮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16 00:10:22  


 
  中美認知差距擴大 結構性矛盾仍存在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王緝思認為,隨著中美之間硬實力迅速接近,尤其是國際金融危機後西方整體實力和影響下降,新興國家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日益突出。在全球治理機制的結構性轉型中,中國逐漸進入權力中心。在這樣的背景下,中美雙方在重大國際問題上的認知差距在擴大而不是在縮小。

  他認為,美國戰略家仍在中國對外關係和國內問題上發現“軟肋”,並試圖加以利用,其中最為明顯的是利用周邊國家對中國的疑懼心理,在戰略上“重返亞洲”。

  在東北亞,美國利用朝鮮問題和所謂“中國威脅論”,成功阻止了日本將美軍基地搬出沖繩的構想,推遲了向韓國移交“戰時作戰指揮權”。按照計劃,美國應在2012年4月向韓國移交戰時作戰指揮權,但現在已經推遲到2015年12月。

  美國還利用越南等東南亞國家與中國的領土主權爭議,將雙邊問題國際化,為自己在東南亞的存在找到了另一個理由。

  除上述原因之外,中美之間存在的結構性矛盾沒有解決,是中美之間摩擦時常出現的根本原因。

  美國前總統國家安全顧問、現弗吉尼亞大學教授何漢理對本報記者表示,儘管現在中美相互依存度大大提高,中美之間直接衝突的危險性大大降低,但由於中美之間的結構性矛盾,如台灣問題、貿易逆差等問題仍然存在,而雙方又沒有探索出一個新框架機制來制約這一結構性矛盾,這才使得雙方在關係緩和時,仍不斷出現這樣或那樣影響中美關係大局的摩擦點。

  在“喬治.華盛頓”號航母出沒於中國周邊海域的同時,上月底美國國防部再次宣布,出售給中國台灣總價4384多萬美元的32具魚叉導彈彈體,已經發包給波音公司,預計2011年6月可以完成。並宣稱“美國決定軍售案時,不會與其他任何國家商討此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