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時:當扣帽子的人被扣上帽子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16 10:02:43  


楊秋興遭綠營追殺,國民黨基層里長有意相挺也遭受壓力,讓他感慨地說:“相煎何太急?”
  中評社台北8月16日電/中國時報今天的社論說,很多事,不是親身經歷過,無法感受其滋味。當習慣動不動就扣別人帽子的人,有朝一日自己也被扣上帽子時,才能真正理解這種抹黑行徑有多麼粗暴惡毒。 

  高雄縣長楊秋興宣布參選並表達有條件認同ECFA後,立即被扣上賣台、傾中帽子,他感慨坦承,自己過去也曾犯同樣毛病,如今感受特別深。現在回想起來,似乎應該想一下,別人是不是真的會賣台? 

  楊秋興說的應該是真心話,這位五星級縣長只不過宣布參選並主張務實看待ECFA,就從民進黨菁英變成賣台傾中的叛徒,一個大帽子扣下來,讓人百口莫辯。這樣的滋味,民進黨的對手都嘗過,包括不少黨內同志,可惜通常要等到被排擠出主流之後才開始反省。 

  社論說,動輒扣人“賣台”帽子,是一種既廉價又反智的行為。廉價,是因為它不須舉證不容申辯;反智,是因為它訴諸感性煽動情緒,讓政治議題與公共政策的討論退化成簡單的標籤化與教條化。更可怕的是,它成為整肅異己的武器,不只對付其他黨派,更用於黨內鬥爭,使得黨內只剩下一種聲音,除了覆誦教條難以再進步。而它最惡毒的後遺症,是在挑撥人民對立製造仇恨,讓社會陷入撕裂紛亂難以自拔,束縛了國家前進的腳步。 

  而“賣台”這頂帽子到底有多少真實度,也頗值得懷疑。一個已民主化的台灣,“主權”屬全體國民,不在哪個人手中,又豈是任何人可出賣的?“總統”不過是被人民選出來施政四年的人,並不擁有“國家主權”。誠如楊秋興所說,即使馬英九要出賣台灣,也須經過公投、“修憲”程序,要賣台那是那麼容易。既然沒有誰有權賣台,那麼這樣的指控只是虛偽的謊言。 

  社論說,過去的台灣,曾經被割讓、被占領、被戒嚴統治,人民的確無法決定自己的命運。那時的無力感與不安全感,至今仍然留下陰影,很容易被喚起恐懼,這是可以理解的,但這已不是事實了。人民現在是國家的主人,要統要獨,大家可以經由法定程序來決定,沒有誰說了算。用舊思維活在新時代,是找不到方向的,因為一直往後看,既解決不了當前的問題,更無力規劃未來。 

  楊秋興認為,台灣與大陸若能和平相處、禮尚往來,經濟發展才能互蒙其利。有機會的話,他也會學雲林縣長蘇治芬、台南縣長蘇煥智前往大陸促銷。這種務實的聲音,近來在民進黨內部逐漸浮現,開始挑戰僵化的深綠路線。一方面是為選區爭取商機不能落於國民黨之後,一方面也是在兩岸關係大步往前時,民進黨如果堅持留在原地,就會被整個台灣社會拋下,因此必須正視現實努力跟上。 

  長期以來,民進黨被深綠意識形態捆綁,以至於面對中國崛起及兩岸和解的重大變局時,幾乎瞠目結舌不知如何應對。究其原因,和習慣操縱省籍情結,從兩岸敵對及台灣的族群緊張中獲取政治利益有關。其實即使是主張台獨,如果願意擱置爭議,也未必不能推動兩岸交往;而努力讓大陸理解及尊重台灣,也可以是一種路線選項。但民進黨向來把本省族群和台灣定位為受欺壓的被害者,而民進黨是愛台灣的捍衛者,那麼就很難解除中國的惡棍角色,因為惡棍如果沒那麼惡,民進黨的存在價值也會動搖。 

  因此可以看到,當對岸在開放陸客來台及ECFA中大幅對台讓利,當地方首長紛赴大陸促銷農產品時,民進黨及深綠陣營仍不斷宣稱台灣終會嘗到苦果,因為兩岸如果真的和解,民進黨也會失去定義自己的戰線。但這種邏輯愈來愈難說服民眾,不是因為老百姓天真,而是大陸的存在與崛起是不可迴避的現實,要生存就要面對,並且抓住或創造對自己有利的契機。 

  社論說,隨著黨內逐漸出現務實主張,以及十年政綱的研擬,民進黨終究要進行一場路線之爭。不只是選舉策略的改變,更必須重新思考政黨體質與定位,以及兩岸關係遠景與台灣發展方向。兩岸是台灣無可迴避的問題,對民進黨也是,老是施展“帽子戰法”,最後只會遮住自己的眼睛。民進黨必須勇敢放開心胸,尋找一個能夠為台灣帶來新希望的新民進黨。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