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的“後院”為什麼頻頻著火?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17 10:19:29  


7月26日,美國“喬治·華盛頓”號航母和其他軍艦參加美韓聯合軍演。
  中評社香港8月17日電/新加坡《聯合早報》8月17日載文《中國的“後院”為什麼頻頻著火?》,文章說,朝鮮半島天安號事件之後,中國的周邊國際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感覺上似乎是一落千丈。一方面,美國來勢汹汹,軍事演習從朝鮮半島、日本海、黃海一直延伸到南中國海。在中國看來,一個針對中國的美、日、韓同盟似乎越來越顯性化。(這裡強調顯性化是因為這個聯盟本來就存在著,只不過現在更加活躍起來,並且具有明確的針對性。)而在冷戰期間互為敵人的越南和美國,也在一夜之間成為了准盟友,同樣具有針對中國的明確目標。另一方面,中國也展現出積極防禦的舉措,有針對性地進行了一系列軍事演習。中國軍方有關人士發表言辭頗為強烈的針對美國霸權的文章,而中國的媒體也開始出現焦慮感。

  對大多中國人來說,這裡有兩大幾乎是不可思議的疑惑。其一是中國和東南亞國家之間的關係。中國和東盟(亞細安)花費了多年努力的自由貿易區今年年初剛生效。當人們都等待著多年努力的“早期”收獲的時候,東盟的一些國家卻“倒向”了美國。其二是中美關係。中美關係在短短的兩三年時間裡,從布什後期的“關係為歷史上最好”到奧巴馬的G2和“中美國”,快速演變到目前的衝突頻發狀態。

中美關係影響東南亞國家

  中美兩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具有實力的國家,而東盟則是中國最重要的鄰居。中國、美國和東盟的關係怎樣走,就決定了今後中國的國際關係大局,也是國際政治大局。一些人開始擔心,中美兩大國是否會走上昔日美蘇兩大國之間的全方位冷戰。儘管中美關係和從前的美蘇關係有著結構性的不同,但人們對大國關係的變化有足夠的理由表示擔憂。中美兩國會不會從現在的同處一個體系和相互依存,轉型成為兩個不同的體系並且表現為互相對立?這不是一個杞人憂天的問題。說到底,在國際政治中,要合作很困難,要衝突則很容易。兩個大國之間一旦發生衝突,不僅會兩敗俱傷,更會累及其它很多國家。一旦中美兩國發生較大的衝突,包括東盟在內的所有鄰居或者鄰近國家,恐怕都要作出站在哪一邊的選擇。

  目前的緊張局勢從何而來?人們不約而同地指向了美國。無論是中國的官方和媒體都在討論美國“不應當這樣做”、“不應當那樣做”的問題,一些東盟國家的人士也感覺到美國涉足南海問題的複雜性。很顯然,如果沒有美國的涉足,就不會有這些事情出現。但美國的涉足是確實的,美國的霸權也是確實的,不管人們的主觀喜好如何。從國際政治的現實看,從“應當”或者道義上的層面來提出有關美國的問題可能都是錯誤的。美國或許也只是做了其認為是應當作的事情。人們應當提問的是“美國為什麼要這樣做?”或者“美國會怎樣做?”等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