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國(成都軍區陸航團團長):
兩天以來,我們現在累計一共飛行了將近300架次,運送了80多噸物資。今天我們的主要任務是往災區運送物資、藥品和食品這些東西。
王涵:
漢青公路經過三晝夜的連續搶修,就是漢旺通往清平的這條陸路通道現在已經修復了大半。現在可以說他們的救援力量加緊展開對剩餘地質複雜路段一個搶通保通的攻堅戰,只有這條公路徹底搶通之後,保障水、電、通訊這樣一些大型的應急設備才能通過陸路通道運進去。
解說:
搶修公路、轉移傷員、衛生防疫,今天清平的救災行動正在有序進行。而與此同時也有人注意到,對於絕大多數清平鄉人來說,雖然財產損失巨大,但是最讓人感到幸運的是,就在那一場600萬立方米的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突然襲來之前,清平鄉5400多名村民已經被安全轉移。主持人:
清平、綿竹、映秀這幾個名字在“5.12”大地震以後就變得特別讓人牽掛,再度遭災就變得讓人特別揪心。在這裡我們也要向那些受災的同胞表示慰問,向救災的人員表示敬意。
今天來到我們演播室的是國土資源部地質環境司副司長陶慶法先生。陶司長,您好。先給我們大家介紹一下,現在那裡受災的情況怎麼樣?
陶慶法(國土資源部地質環境司副司長):
因為現在是雨季,剛剛遭受了特大泥石流災害的襲擊,所以災情、險情都比較嚴重。災情發生之後,當地政府進行了密集的搶險救災,但是雨還在繼續下,雨季沒有結束,我們對於地質災害的防範要更加在現有的基礎上做得更扎實。
主持人:
雨還在繼續下,災情會不會進一步加重?
陶慶法:
災情會進一步加重,因為原來已經下來的泥石流要繼續往下游走。另外,還會產生新的崩塌、滑坡等等地質災害。
主持人:
大家也在問一個問題,為什麼今年泥石流這樣的地質災害似乎比往年要多,而且災情也比往年要重?是為什麼?
陶慶法:
主要原因,今年是局地的強降雨到處都是,從南到北、從東到西都有。這種強降雨如果降落在高山峽穀地區,就引起了這種大的泥石流,還有崩塌、滑坡。這種現象在四川、甘肅都出現了,而且在陝南。所以給我們的印象是今年的地質災害特別嚴重。
主持人:
您剛剛提到的這些地區,大家也都在問一個問題,這些發生泥石流地質災害的地區,似乎都是發生汶川地震的一些受災區,是不是發生地質災害的這些區域跟地震後遺症有直接的關係呢?
陶慶法:
有一定的關係,它會在原有的基礎上更加加重。在今年發生的,包括四川、甘肅的南部,都是在我們國家青藏高原的斜坡地帶,地域是地形變化比較大,相對高差比較大,就是高山、峽穀、陡坡。
主持人:
本身這樣的地理特點就容易發生泥石流和地震的關係,是不是也是因為地震把這個山體震鬆了?
陶慶法:
對。“5.12”地震之後,使原來這個地區的岩石裂縫增加了,而且原來的裂縫擴大了,還會增加新的裂縫,岩石比較疏鬆了。
主持人:
地質災害頻發,到底對於這樣泥石流、地質災害能不能夠做到預測,能不能夠進行監測呢?我們也來再聽一聽專家的看法。
字幕提示:
8月15日《面對面》節目
田廷山:(國土資源部地質災害應急中心副主任):
我們政府要加強這方面的專業監測,但專業監測的時候並不是說我要派個人到高山上,3000米、5000米以外的高山上,天天在那兒監測,這是辦不到的。
柴靜:
為什麼呢?
田廷山:
因為我們工作精度有限,而且我們網站觀測點有限,我們只能是區域性的預警預報。比如說我們在舟曲縣,我們只能說甘南地區發生滑坡、泥石流的可能性很大,只能做這個區域。
柴靜:
假如這些監測點能夠將來在決策中布設得更多,這個監測點多能夠帶來什麼?田廷山:
只能說監測點多能夠提高預警預報的精度,但也不一定能夠準確預報。德國有個實驗場,降雨實驗場,在兩平方公里範圍內,他設了將近三十幾個監測點,兩平方公里範圍內的雨量,一場雨能差十幾毫米。所以這個精度來講,局地降雨這個差別是非常非常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