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央日報:大陸經濟體全球第二的省思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18 14:07:07  


  中評社台北8月18日電/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的社評說,報載大陸今年第二季國內生產毛額(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為1兆3,350億美元,超過日本的1兆2,860億美元,僅次於美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面對大陸經濟快速崛起的事實,台灣必須深思,如何因應大陸經濟發展並在全球經濟大棋盤中,找到自己最適合的定位,這已是台灣經濟永續發展之道。 

  社評說,大陸除GDP的快速成長外,還有幾項指標也位居全球前三名,包括:第一,外匯存底世界第一,截至2010年6月底累計為2兆4,542億美元,為台灣3,623億的6.77倍,所以大陸官員走各地都非常受歡迎,原因無他,就是口袋飽滿。 

  第二,出口世界第一,2009年出口金額為1兆2,015億美元,為台灣2,037億美元的5.90倍,出口金額大,也促使大陸的機場與港口發展非常迅速。 

  第三,進口世界第二,2009年進口金額為1兆57億美元,次於美國的1兆6,038億美元,為台灣1,747億美元的5.76倍,進口市場龐大吸引全球知名品牌進駐大陸,爭取大陸的消費市場。 

  社評說,當全世界都在積極利用大陸作為生產工廠,也卯足全力爭奪大陸內銷市場之時,台灣實在無法忽視大陸經濟崛起的事實。如何善用大陸經濟快速成展的動能,成為台灣經濟發展的助力,是台灣必須省思的重要課題。 

  在兩岸經貿關係發方面,兩岸經過二十多年的經貿往來,目前大陸是台灣的第一大貿易夥伴、第一大出口地區、第二大進口來源地、最大貿易順差來源地、最大對外投資地區,人民出國往來最多的地區,兩岸經貿關係非常密切,如何讓兩岸互利互惠的關係能發展下去,繼續為台灣經濟注入源頭活水,亦是台灣經濟發展必須省思的重要課題。 

  然而,過去台灣在民進黨執政的八年間,對大陸採取政治對抗、軍事競賽、經貿封鎖、文化斷絕的政策,台灣的國際活動空間愈來愈狹窄、經貿發展也逐漸被國際社會所邊緣化,這些慘痛教訓,台灣絕對不能重蹈覆轍。 

  社評說,眾所皆知,兩岸關係良窳對台灣生存發展有極大的影響性,台灣應在堅持“主權”與尊嚴的前提下,維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讓人民有安心的生活環境、企業有安定的經營環境、經濟能有安全的發展環境,讓台灣能善用大陸的廣大土地、充沛的勞動力、以及豐富的資源,成為台灣自身經濟發展的動力。 

  台灣應該有自信面對大陸崛起的事實,主動發揮自身優勢,引領大陸朝政治民主、經濟自由、文化多元、社會活力等方向向前邁進。特別是兩岸血緣相同,文化同源、地理位置相近,理應攜手合作,共謀發展,“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的思維,推動兩岸和平穩定、繁榮發展。尤其在當前全球化浪潮下,全世界都已經對大陸開放,台灣若單獨對大陸採取敵對、鎖國,只會限制自身的發展,使台灣陷於困境,逐步走向衰退,陷入邊緣化。 

  社評說,今天6月29日兩會在重慶簽署“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與“海峽兩岸智慧財產權保護合作協議”。ECFA是兩岸大三通,也就是通郵、通航、通商中,最重要的一項架構協議,它是以堆積木(Building Blocks)的方式,逐步來完成有關促進兩岸通商的各項經濟合作協議。 

  海基會江丙坤董事長經常用“金字塔”來建構兩岸經濟合作的相關協議,ECFA就有如金字塔的頂端三角形,過去四次協商所簽署12項協議就是金字塔的底層基礎建築,而兩岸後續簽署的協議,如科技、衛生、能源合作等就是金字塔的中間結構。這個“兩岸金字塔”就是要為搭起全方位的交流合作平台,為兩岸開創“無障礙”的合作空間,為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打下堅實的基礎。 

  社評說,希望民進黨不要再刻意拖延ECFA 的審議,儘速讓 ECFA 在“立法院”通過生效,使台灣善用大陸的優勢條件,提升經濟實力,競爭世界市場,再次開創經濟奇蹟,這才是台灣經濟永續發展應走的道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